近期國際金價沖至460.10美元的高位,創出17年來的最高,國內金價也跟著一路飆升。很多老百姓對投資黃金充滿了熱情,專家稱,個人投資黃金必須選擇好品種,同時注意規避風險。
據了解,目前個人投資黃金主要有兩類產品。
一是“紙黃金”,即憑證式黃金交易,類似于股票,低吸高拋,以從中獲利。目前四大商業銀行中,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已經開立了“紙黃金”業務。以建設銀行今年2月推出的“賬戶金”業務為例,投資者在建行任一網點,只需開辦龍卡證券卡和儲蓄卡各一張,就可辦理“賬戶金”業務。“賬戶金”業務根據上海黃金交易所價格、市場供求情況以及國際黃金市場的波動進行報價,交易品種按成色劃分為Au99.99和Au99.95兩個品種,交易單位為人民幣元/克,交易起點為10克。中國銀行在2003年開辦名為“黃金寶”業務后,今年又推出了一款名為“美元日進斗金”的黃金掛鉤型外匯理財產品。“美元日進斗金”以倫敦市場黃金價格為觀察對象,投資者最終收益取決于收益期內每盎司黃金價格落入410美元和435美元之間的實際天數,天數越多,收益越高,預期最高年收益率可達3.2%。專家稱,由于目前金價變動劇烈,投機性強的“紙黃金”是個人投資黃金的較好方式,但同時蘊藏的風險也是比較高的。因此利用“紙黃金”進行個人炒金,應當謹慎從事。
二是實物黃金。國內商業銀行和大型黃金企業都推出了實物黃金供居民個人直接購買,既可保值,又可以在金價上漲時獲利,但問題是有些實物黃金業務的回購渠道還不是很暢順,一些人要求變現時只能低價售出。工商銀行和上海黃金交易所今年7月推出“金行家”業務,首期推出的“金行家”投資交易品種為Au99.99,交易單位1手為100克,委托買入時不少于10手,委托賣出最低為1手,提貨單位為1000克及其整數倍。按目前金價計算,“金行家”的認購門檻將在10萬元以上,比較適合高端用戶。與其他的黃金投資產品相比,“金行家”既可以選擇提取實物黃金,又可比照“紙黃金”方式參與方式,因此相當吸引人。此外,實物黃金業務還有中國銀行的“北京奧運金”、建設銀行的“龍鼎金”、農業銀行的“招金進寶”、招商銀行的“高賽爾金”、中國光大銀行的“金娃娃”金條等。
來源:每日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