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不久前結束的第9屆國際政府間郵票印制業者大會獲悉,這是我國去年和埃及聯合發行的《古代金面罩頭像》郵票,被評為此次大會影寫版最佳郵票獎,我國郵票首次獲此殊榮。郵票,因其濃縮了歷史進程,凝聚了各國文化,反映了國家發生的重大事件,而被稱為“國家名片”。
近兩年世界郵票的發行量一直在下降,但郵票品種卻不斷出新和豐富。這些郵票和人們印象中貼在信封上長途跋涉的傳統的 郵票迥然不同,大量新工藝、新材料、新版式進入郵票領域,使這些不起眼的小紙頭濃縮了神奇的創意和想像,讓人刮目。有資料統計,當今世界上,發行郵票的國家和地區已超過200個,而郵票的印數以每年18%的幅度下降。
日本紀念郵票從3年前的3300萬,下降到去年的1000萬;馬來西亞從3年前的500萬,下降到現在的100萬。“因特網把我們的收藏群體帶走了。”日本人說。據分析,郵票發行量下降的原因一是因特網、旅游、汽車改變了人們傳統的生活方式。二是隨著股票、債券、古玩、房地產等投資的多元化,造成收藏郵票的群體萎縮。三是因特網、移動電話、傳真機等通信手段的迅速發展和普及,形成了溝通人們感情的多樣化方式,導致私人信件萎縮,郵票用量下降。
盡管現代文明對傳統收藏沖擊很厲害,但郵票的制作者們自有一套吸引眼球的秘訣。國家郵政局郵資票品司司長劉建輝在向記者透露這一秘訣時,先拿出了一些稀奇古怪的郵票:瑞士發行的一套由15塊小巧克力組成的一大塊深褐色巧克力造型的郵票,散發著濃濃的巧克力香味;法國發行的一套萬圣節郵票上,5個金黃色南瓜頭的五官會在黑暗中閃閃發光;我國發行的一套《許仙和白娘子》小本票,4枚郵票分別印在4頁紙上,還附帶游湖借傘、仙山盜草、水漫金山、鵲橋相會4頁故事內容,猶如一本小巧的連環畫……
據劉建輝介紹,英國發行的一套6枚諾貝爾百年紀念郵票,就濃縮了多種新工藝。化學獎郵票用的是熱敏油墨,只要手挨上顏色就會變化;和平獎郵票采用壓凸工藝,郵票上的和平鴿是凸出來的;文學獎郵票采用微縮工藝,把《詩歌》的某一篇章印在郵票上,用放大鏡可以看出來;物理學獎用全息技術印制,顏色在不同光線照射下會變化……
一些國家發生的重大事件和世人關注的熱點也成了郵票的主題。如“9·11”事件發生僅1個多月,正被恐怖籠罩著的美國就發行了一枚名為“團結起來站直了”的郵票,畫面是美國國旗。此后又推出不干膠和卷筒郵票,畫面都是美國國旗。“世界杯”期間,有20多個國家為此發行了郵票。日本發行的一套世界杯小版票上,竟然印上了32個參賽國的對陣形式圖,并注明了賽事的時間、地點。有的國家因政權更迭也發行郵票,如印尼國家元首當選就發行了郵票。
劉建輝介紹,我國的郵票生產近年來也有很大突破。比如在郵票印制中增加科技含量:《君子蘭》小型張上面的漢語拼音是鏤空的,這是目前世界上惟一的鏤空郵票。《昭陵六駿》小版張采用壓凸工藝,郵票上馬的造型是凸出來的。據悉,我國也開始引進膠雕設備,明年下半年發行的郵票就可用多種顏色膠雕套印了。
據了解,郵票防偽是各國郵政部門面臨的課題,如何使假郵票不流入郵政窗口,各國采取了很多措施。目前,我國的郵票改為異形齒孔(五角星或葫蘆形)版要到國外去制作,《何香凝作品選》郵票首次采用橢圓形異型齒孔,可使集郵者直接辨別真偽。《春節》小型張首次采用熒光加密雙重防偽油墨印制而成,郵票的黃色部分在紫光燈下會顯現熒光色彩,這種防偽熒光加密油墨是進口的。
我國還投資開發了熒光纖維防偽郵票紙,由上海造紙廠研制,紙里帶有防偽纖維絲。《中國神舟飛船首飛成功紀念》郵票就使用了這種紙,在紫光燈照射下,纖維絲發出藍色熒光。《小鯉魚跳龍門》小本票(封三)正中橫線采用了微縮防偽技術印制,肉眼看是一條黑線,用10倍放大鏡即可清晰看到XLY字母排列。
選題設計是郵票發行的靈魂,各國對此都非常重視。劉建輝說,我國也制定了3年滾動選題規劃,1999年成立了郵票選題咨詢委員會,邀請了國內15個專家,涉及我國自然科學、藝術、科技等各門類權威,其中不乏兩院院士,請他們給郵票選題把關。讓老百姓參與選題論證也是國家郵政局的“新招兒”。
第三輪12生肖郵票由老百姓選題,并多次召開生肖郵票設計研討會征求意見。目前第三輪生肖郵票仍確定為創作形式,邀請國內一流的美術家設計,2004年發行。國家郵政局從去年開始,還請老百姓為2008年的奧運題材郵票出謀劃策,并專門組織了一個班子,從近千個方案中選出50個優秀方案。
來源:中國文化市場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