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兩天,成立至今剛剛3周年的上海崇源藝術品拍賣公司,上上下下十分忙碌:9月23日,公司舉辦中國青銅器學術研討會。今年秋拍,上海崇源將推出青銅重器周宜壺,這次研討會特地邀請了故宮博物院以及各地博物館的青銅器專家聚會上海。9月26日,公司又將舉辦崇源三周年慶·中國書畫精品拍賣會。盡管如此,公司總經理季崇建還是忙里偷閑,安排了這次采訪。
說到3年來的創業歷程,季崇建感慨最大的是形勢的飛速變化,尤其是中國藝術品拍賣在2003年非典以后的爆發性增長,出乎業界和海內外藏家的意外。他覺得最值得慶幸的是,我們抓住了機會,為上海創立了牌子。他覺得自豪的,不光是迅速增長的業績,還包括許多有鮮明崇源特色的做法,比如精心制作圖錄,比如運作大批拍品,比如從趙子謙的尺牘到這次的青銅器,每次大拍舉辦一次學術研討會等等,許多做法已經被國內其他拍賣行紛紛仿效。這些使崇源的業務走向成熟,季崇建覺得最明顯的變化就是拍品的征集,從剛開始好東西要上門征集,到現在藏家主動送上門。尤其是在海外有較好的征集渠道。目前征集到的拍品中海外回流的藝術品已經占到一半。
崇源之所以能做到這些,季崇建認為大致有三方面的原因:一是公司與文博系統的淵源關系;二是公司管理層形成了一種共識,做一個學術性的拍賣公司;三是公司的市場化運作,公司成立的第二年起就開始換血,形成了一支穩定的業務骨干隊伍,同時又聘請社會上知名的學者專家作為顧問,從組織拍品到組織研討會都有他們來參與,形成了靈活的用人體制和經營決策機制。這使崇源在競爭激烈的國內藝術品拍賣市場獨樹一幟。就拿這次提供周宜壺的藏家來說,他有許多藏品,會拿到各家拍賣行去上拍,但是這件青銅重器他卻會選擇崇源。
季崇建坦言,三年來公司運作也暴露出一些問題,因此也將在改進公司的客戶服務上做文章。目前最突出的,就是為了改善客戶服務對公司的電腦系統進行升級換代,一方面對設備進行更新、對軟件進行升級,另一方面招聘專業人才,整理客戶資料、客戶資訊,開發拍賣公司的電子商務網,為客戶提供網上服務。另外,受到香港佳士得春拍的啟發,將專門策劃預展和拍賣場地的布置。總之,希望公司的客戶服務再上一個臺階。
說到目前的市場,季崇建認為,秋季房地產市場的走勢很關鍵,將決定未來兩三年藝術品市場的資金面。他認為,油畫因其上升的勢頭、上升的速度乃至涉及的畫家的面,都會有一個令人大跌眼鏡的爆發性行情。他認為今年秋拍出大彩的可能就是油畫。同時,由于進場資金有限,他相信這必將影響到中國書畫的行情,令其出現大浪淘沙的局面。有的東西會賣不出去而流拍,不過精品則遠未達到應有的價位。他又特別提到,今年崇源春拍的瓷雜件專場,取得意料之外的85%的成交率,說明瓷雜的拍賣也有可能出現爆發性的成長。說到這里,季崇建透露,他們正在為公司的油畫、瓷雜、珠寶乃至西洋古董業務儲備人才。
其實,季崇建透露的,更有崇源公司搶占市場的勃勃雄心。他認為,拍賣公司的競爭,既是人才的競爭,也是機制的競爭--拍賣公司的體制是和人才的使用密切相關的,發揮體制的優勢贏得了人才,就有了制勝的法寶。眾所周知,上海崇源在上海的藝術品拍賣公司中位居朵云軒和上海敬華之下,排名第三。不過他認為,上海這兩家拍賣行去年下半年開始的改制,都過于相信品牌而忽視了人才。他認為正確的做法應該是為人才設計體制,要量才而行,最大限度的發揮人才的創造性。記得去年初第一次采訪季崇建,他就強調崇源有靈活的體制,今天他再次強調體制的優越性,也許可以作為他坐三望一的野心的一個注解。
作者:記者 邱家和
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