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老百姓手頭的余錢越來越多,在面臨眾多投資機會的情況下,如何進行合理的投資理財規劃是大家非常關心的問題,而在理財的同時,卻往往忽略了對風險的把握及考慮,以下是作者經過數年的經驗積累及現實案例的分析研究,總結出關于投資理財的十大風險,以供投資者參考。
一、市場風險
市場風險是投資者非常普遍面臨的一種風險,就投資本身而言,主要是指市場上利率、匯率、資金供求狀況、經濟發展周期狀況等變動對投資收益帶來的影響,尤其是對比較長期的投資,此類風險尤其值得關注,如我們購買長期國債、企業債券等,因為這些產品一般為固定利率,如果在未來一段時間內市場利率出現大幅上漲,其市場風險不言而喻。
二、流動性風險
流動性風險是可能帶來比較嚴重后果的風險,但也是往往被許多投資者忽略的一種風險,一項投資的流動性主要體現在其可變現能力及價值上,保持投資產品較強的流動性可以增強我們抵御風險的能力,盡管有的資產市場價值較高,但若要變現要不比較困難,要不實際交易費用較高,其實際風險也會較大,如我們投資的房產,或許已升值不少,但現在要真正變現卻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又如我們投資一些銀行的理財產品,條款約定投資者在整個理財期內沒有提前終止權,也不可為其他債務作擔保,這就大大降低了財務的靈活性。
三、信用風險
信用風險是所有可能風險中最嚴重的一種風險,如果出現信用風險,我們可能顆粒無收,如前兩年大量出現的委托理財案件,也包括最近出現的部分信托產品兌付風險,以超出常規收益數倍作承諾的所謂新型投資產品也必定蘊含較大的信用風險,要防范信用風險,必須認清真正承擔信用風險的主體,了解與判斷其資產實力及風險承擔能力,尤其要注意代理銷售產品中隱含的信用風險。
四、收益風險
在大多金融機構推薦的理財產品中,有關法規一般要求不可提供保證收益,因此在大多數理財產品推薦書中都有如下風險提示:本理財計劃有投資風險,除合同明確規定的收益或收益分配方式外,任何預計受益、預期收益、測算收益或類似表述均屬于不具有法律效力的用語,不代表您可獲得的實際收益。正是因為有如上提示,有時也成為收益風險的合理說詞,因而,在投資一個理財產品前,最好能進一步的了解到其投資類型、收益原理、可能存在的風險、如何合理退出等方面的情況。
五、交易風險
交易風險主要指在交易操作過程中形成的風險,包括我們的簽署一些委托書、合同、票據等,都應認真仔細閱讀,核對其中的關鍵信息,并明白其中的含義,在合適的位置簽署,避免簽署一些包含對自己有不利條款的文件,交易風險還包括因使用新的交易通道帶來的安全風險,如使用電話、網絡、手機等現代通信手段進行的交易。
六、法律適用風險
法律適用風險一般指我們在簽署一些投資理財合約時,由于合約大多數是對方的格式合同,其中也可能包含很多“霸王條款”,在實際法律適用中,這往往對投資者不利,如果我們對其中的一些條款不滿意,我們可以要求雙方在合同的后面附加特別條款,以保障投資方的利益;此外近來也有一些高端客戶希望從外資銀行獲得增值服務,也要謹防風險,國內曾發生過外資銀行的外匯理財服務使客戶存款損失約15%之后,客戶找不到保護自己的法律依據的案例,外資銀行通常把金融衍生產品交易中出現糾紛的管轄權設在香港等地,這樣就有了可乘之機:大陸的客戶不熟悉國外或香港的法律,而且若出現糾紛,還要到香港去處理,這無疑為問題的解決又增加了一道屏障。
七、捆綁銷售風險
捆綁銷售通常有兩類,一類是將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產品捆綁在一起銷售,實現共同銷售,對產品推出方來說往往可以達到一石二鳥的效應,投資者表面上看條件也很優惠,但此類產品容易讓投資者為了得到想要的產品而增加了不需要的產品,造成資源的浪費;捆綁銷售另一種表現形式是設置附加條件的產品,如產品出讓方可以提前終止合同、投資方提前退出要付較高的違約金、收益比例達到一定時出讓方有權修改合約條款等附加條件,此類附加條件實際降低了該類產品的真實價值。
八、博傻風險
博傻是在投資中非常普遍的一種行為,舉例來說,如當前的房產市場,比如一套市場上價值100萬的住宅房產,按正常價值規律來說,商品的價值可以基本決定其使用價值,房產的使用價值即表現為租賃價格,根據當前的市場資金平均收益,100萬的房產年租金應該在6萬元左右,而實際市場上的租金僅3萬元左右,可見其中存在的泡沫,那為何還有人愿意繼續出100萬購入這套房產呢?其實他實際是在相信一年以后會有一個更傻的人會出價110萬元購入這套房產,即使這一年我沒有租金受益,我也有近10%的年收益,股票市場也一樣存在這樣的博傻行為,但這其中存在較大的風險,沒有了真實的價值支撐,這僅僅能算作投機而已。
九、泄密風險
投資理財信息是我們非常重要的個人隱私,如果被他人不合理的傳播和使用,將會極大的影響我們的工作與生活,最近一段時間有很多富翁的手機號碼及資產情況泄密,有的還居然在網上公開發售,這必然會帶來一些意想不到的麻煩,所以在選擇理財產品時,在充分相信對方職業道德操守的基礎上,最好還能簽署一份保密協議,這會對泄密風險的控制帶來一定的幫助。
十、非獨立性風險
非獨立性風險是目前很多金融理財機構本身固有的一種風險,對于很多金融理財顧問來說,他們一方面在為你做財務投資規劃,但同時他們也有很多自己產品的銷售任務指標,在這樣的情況下,你說他們可能非常獨立、客觀嗎?在開展理財顧問服務時,應做到如何根據不同客戶的經濟狀況、風險認知能力和承受能力等,對客戶進行必要的分層,明確每類理財產品適宜的客戶群體,防止由于錯誤銷售而損害客戶利益等?傊,如何保證客戶利益最大化始終是投資理財顧問應該要考慮的首要問題。
作者簡介:謝啟金,筆名啟金杭州中證財務咨詢有限公司總經理、首席合伙人,具有多年的知名金融機構從業經驗,獲得獨立董事任職資格及中國企業法律顧問執業資格,已為多個單位及個人提供了獨立、客觀的金融與財務方面的咨詢意見及方案。
來源: 浙商網 作者: 謝啟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