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吳偉忠
每一位老銀幣收藏愛好者無不以擁有高檔老銀幣品種之多而自豪。然而,高檔老銀幣雖好,但其中贗品也多,而理智收藏,則是老銀幣收藏的重頭戲。若冒然高價“吃”進贗品,不但賠了巨額錢財,連收藏的心情也被搞壞了。
收藏者應對中國近代老銀幣的發展歷史、主要品種、存世數量、價格高低和真偽特點等基本知識有所了解,其中以辨別老銀幣的真偽最為重要。大約十年以前,筆者有位朋友以3800元高價“吃”進一枚“孫中山像民國二十一年船洋壹圓”銀幣,因該幣背面天空有三只水鳥,故俗稱“三鳥幣”。該幣極受老銀幣收藏者的喜愛,后經識者辨別,這是一枚改刻的“三鳥幣”贗品,贗品制作方法是:用普通的民國二十三年船洋(售價僅50多元)進行改刻,改刻時去掉銀元正面“三”字的上下二筆,即將年份“二十三年”改成“二十一年”,又在銀幣背面的船首和船尾右側添刻了旭日和芒線,并用小銀片制成三只飛鳥粘貼在帆船上方。這枚贗品做工很精致,普通集幣愛好者用肉眼根本難以識別。
初涉老銀幣收藏圈的人,難以全部掌握這些錢幣收藏的專業知識,因而宜從一些低檔銀毫子和普通銀元入手。因為這類老銀幣的存世量還較多,售價也不高,初涉者比較容易入門。同時還應該購買和閱讀一些老銀幣收藏和鑒賞類書籍,在鑒別老銀幣真偽時進行比較參考。有條件的話可去結交一些錢幣收藏專家,經常向專家討教,如能有機會親眼看到高檔老銀幣實物的話,那對提高自己鑒賞高檔老銀幣的水平會有很大的幫助。
收藏者還應當找準收藏渠道。因市場上高檔老銀幣的贗品實在太多,依筆者經驗,較保險的渠道有三種。一是朋友介紹。俗話說“朋友的朋友是朋友”,除非虛偽奸詐之輩,絕大部分錢幣收藏家是不會用贗品或者劣品充作精品銀幣,來欺詐朋友的;二是去正宗的文物商店淘貨。例如,設在一些大城市的國有文物商店,不僅貨源多,而且品質有保證,但惟一不足的是售價過高,普通集幣愛好者難以承受;三是參加各類錢幣拍賣會,在拍賣會上舉牌參拍自己喜愛的老銀幣珍品,但在拍賣時頭腦要清醒,千萬不要被當時激烈競爭的氣氛所左右,以免高價買進超出其價值的品種。
若想成為一個理智的具有一定高檔老銀幣數量的收藏者,最重要的還需多多實踐。只有多實踐,哪怕吃幾次小虧,也一定會從中積累自己的收藏經驗,提高自己的收藏能力,從而逐漸成為一個理智的老銀幣收藏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