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商報?收藏拍賣導(dǎo)報 | 作者:韓 豐
野生動物保護一直是現(xiàn)代金銀幣的重要題材。曾有人打趣說:“想看動物就去找?guī)派。”他們手上有幣,手掌大的面積,卻能變換出精美絕倫的生命。
瑞士PAMP公司曾制造過一套三枚的剛果蝴蝶幣,工藝為全息幻彩。制作時動物形象采用全息幻彩貼膜,外層另覆透明涂層。幣上蝴蝶產(chǎn)自秘魯,屬于蛺蝶科(Nymphalidae)中的三色紫玫瑰蛺蝶(Agrias claudina)。這類蝴蝶整個翅面遍布華貴的玫瑰紅色和亮藍紫色,非常美麗,且飛翔的速度極快,是極品蝴蝶。三枚幣上各有一只蝴蝶,科學(xué)上使用的拉丁文名稱分別為Agrias、Lyroperyx、Diorina,但對于我們這些純粹玩賞之人來說,其實只需認得紅色、綠藍色和棕色即可。
蝴蝶是一種奇特的生命,鮮艷的色彩和斑斕的翅膀是它們最顯著的特征。最大的蝴蝶展翅可達24厘米,最小的只有1.6厘米。其中最亮麗者,就被譽為“空中之花”、“蟲國的佳麗”。
“蝴蝶戀花美,花卻隨春去春回……蝴蝶為花醉,花卻隨風魂散飛……”一首老歌,一曲哀愁,其實隨春歸去、隨風魂散的不只是花,還有戀花的蝴蝶。蝴蝶象征春光,卻總給人“留不住”的感覺,因而才有了“撲蝶”一說。
自古以來,上至帝王將相、下至黎民百姓,踏青出游,與蝴蝶游戲自然是少不了的。在老中國的傳統(tǒng)中,蝴蝶早已不僅僅是一個生物意義上的昆蟲,而是具有多重含義與意境的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