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座生肖巧結(jié)合 東西文化共展示
——賞 “十二星座生肖大銅章匯粹”章
1996年(農(nóng)歷丙子年),上海造幣廠推出了 “十二星座生肖系列大銅章”之一“老鼠嫁女圖”。該章直徑80毫米,正面為十二星座圖,含名稱、圖案、標識及與之相對應的時間,正中為太陽圖案;背面取材于我國民間傳說的生肖故事圖。“十二星座生肖系列大銅章”全系列共十二枚,正面圖案不變,背面圖案根據(jù)當年生肖選取有關(guān)的民間故事,逐年更換。按順序為:老鼠嫁女圖、牛女天河圖、藏龍臥虎圖、月宮玉兔圖、畫龍點晴圖、白蛇盜草圖、伯樂相馬圖、蘇武牧羊圖、神猴借扇圖、聞雞起舞圖、義犬救主圖和八戒降妖圖。它們既可“獨立成章”,又可組合成系列。
“十二星座生肖系列大銅章”的選材,為我國大銅章的設計走出了一條探索新思路。因而一經(jīng)面世,便受到眾多愛好者的喜愛。
十二星座與十二生肖,分別代表了東、西方兩種不同的民俗文化。
十二星座之說起源于3000多年以前西亞的巴比倫,產(chǎn)生于天文學。古代天文學家把天體在天球上的位置以黃經(jīng)和黃緯兩個坐標表示,稱為“黃道坐標”。黃道分360度,從春分點起算,沿黃道每30度為一宮,共十二宮,十二星座依次分布在十二宮內(nèi)。古希臘人把星座神格化,以希臘神話來命名十二星座的名稱,即:白羊座、金牛座、雙子座、巨蟹座、獅子座、處女座、天秤座、天蝎座、射手座、摩羯座、寶瓶座、雙魚座。直到今天,這些名稱仍為當代天文學家所采用,對青年人的影響尤為特出。
十二生肖是用于記錄年的一種方法。我國古代術(shù)數(shù)家拿十二種動物來配十二地支,即:子為鼠、丑為牛、寅為虎、卯為兔、辰為龍、巳為蛇、午為馬、未為羊、申為猴、酉為雞、戌為狗、亥為豬。后以為人生在某年就肖某物。十二生肖自誕生以來,就因深受民眾喜愛而廣為流傳。在我國歷史上以“十二生肖”為主題鑄造的花錢有很多,也很有特色。它們既可以供人們玩賞,也可以用作紀念、饋贈和收藏。自古以來,民間就有著本命年佩戴本命生肖花錢的風俗,尤其在兒童、青少年中佩戴者為數(shù)眾多。
將十二星座和十二生肖巧妙結(jié)合在一起,在同一枚大銅章上共同展示東、西方兩種不同文化之內(nèi)涵,是上海造幣廠錢幣設計師們多次探索的成果。
2007年初,“八戒降妖圖”章的推出,為“十二星座生肖系列大銅章”的收官畫上圓滿的一筆。上海造幣廠為匯集精粹,近期特隆重推出“十二星座生肖大銅章匯粹”章,以志紀念。
“十二星座生肖系列大銅章”采用鑲嵌工藝鑄造,底面材質(zhì)為黃銅,直徑100毫米。正面圖案:右下方為人類居住的地球,一條不規(guī)則的“經(jīng)緯線”將地球隔開,天空中零散分布的十二星座,或大或小、或遠或近,留給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章面上的文字展示了本系列大銅章的起始時間和鑄造廠家名稱;背面圖案:由前十一個生肖故事圖按順時針方向圍繞章的一周,正中的方框內(nèi)鑲嵌了一枚收官之作——“八戒降妖圖”。而“八戒降妖圖”則是一枚紫銅材質(zhì)的直徑45毫米的縮刻版,以紀念這一系列產(chǎn)品的圓滿完成。
采用鑲嵌工藝鑄造的大銅章,在國內(nèi)尚不多見,“十二星座生肖大銅章匯粹”章應是成功的一例,它以其精湛的制作工藝,生動地凸顯了高浮雕大銅章的藝術(shù)魅力,讓觀賞者愛不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