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刊載于2007年5月下旬出版的第十期《錢幣》報上,如需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于《錢幣》報,轉載于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謝謝!
奧運圣火象征著和平與友誼,她的每一次點燃,都會激起人們對奧運精神的憧憬與熱愛。因此“火炬”一直在奧運文化中扮演著一個非常特殊的角色。從中國的審美來看,色彩上也偏愛于紅,紅色的火焰,燃燒的激情,在西方,著名詩人荷爾德林大聲吶喊“手持火炬,遍走這暗夜的大地”,在古老的中華文化中,更是有“十萬人家火燭光,門門開處見紅妝”這樣的千古佳句。據史料載,火炬存世已有數千年,在《詩紅·小雅·庭燎》篇中,就有“庭燎之光”的記載,所謂“庭燎”就是用竹竿之類制作的火炬。
好吧,火炬是一種意向,一種精神上的象征,正因如此,2008年北京奧運會的火炬萬眾矚目。奧委會在向社會公開召集火炬設計方案的公告中就曾言明,“要充分體現中國風格、人文風采、時代風貌,要使火炬能夠激發火炬手和觀眾的神圣感,展現火炬手的活力與激情。”
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終于揭開了她神秘的面紗,呈現在世人面前。作為幣章收藏的愛好者,我更為關心的,當然是火炬題材的紀念章。幸不辱冀,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紀念章亦粉墨登場。
由北京奧組委授權,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制造發行,中鈔國鼎公司總經銷的這套紀念章采用多規格發行,包括一盎司金章、一盎司銀章、1/5盎司金章、一公斤銀章以及一套金銀套章(1/4盎司金章與1盎司銀章組合而成),圖案各有表現側重,均為彩印,也滿足了不同層次不同需求的集藏需要。
先來看一盎司金章和1/5盎司金章,火炬與圣火相互輝映,色彩絢麗,透露出濃厚的中國風,08北京奧運會火炬從外形觀感上,類似于中國古代的卷軸,紅色的祥瑞卷云,透出幾分古意與典雅。卷軸是中國古代極富特色的一種書籍繪畫裝幀形式,通過貴金屬彩印工藝表現出來,似有一曲陽光三疊的神韻,將啟未啟間,配合右側的奧運圣火,體現的是“畫盡意未盡”的三分繞梁余味。背面圖案是為在骨勁十足的火焰中,“中國印”曼妙而舞,簡練中卻也主題鮮明。
與金章的飄逸典雅不同,一公斤銀章設計相對中規中矩,或許是受到形制的限制,在體現中國元素的同時,也更融入了西方的藝術抽象創作概念,彩印、噴砂、鏡面相互融合,各為表現,也體現了大規格紀念章局勢大氣的特征。它和一盎司銀章采用的是同一款圖案,正面卷云圓轉珠潤,裊裊中托起了鮮艷火紅的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構圖以抽象和具象相結合,靈動飄逸中也醒目地“破題”,“中國印”隨側而立,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的中英文字樣呈圓弧形排列。背面圖案設計更為大膽奔放,奧運火炬整體形象套在圈內,采用了磨砂工藝,炙烈燃燒的圣火熊熊怒吐,在奧運五環與“BEIJING2008”之上,奔跑中的運動員以抽象藝術的表現形式,把奧運圣火高舉,圈外打底下端的英文字體呈不規則排列,富有流動美感,一內一外,表現手法相左,卻也和諧交融,是很富有中國哲學思辯色彩的。
1/4盎司金章與1盎司銀章組合而成的套章,圖案中火炬被包圍在漸進漸出的中英文“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中,這套章設計更近于質樸素真的審美情趣,但設計工藝運用比較多元,鏡面噴砂、凸亮凸砂運用相當嫻熟,也能到位地表現出其中的各元素。
世人所言 “中國元素”,簡單說,凡是被大多數中國人(包括海外華人)認同的、凝結著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并體現國家尊嚴和民族利益的形象、符號或風俗習慣,均可被視為“中國元素”。這套第29屆奧林匹克運動會火炬接力紀念章仍然包容了很多我們耳熟能詳的中國元素,但也加入了一些西方表現風格,作為一套以火炬為表現主體的收藏品,也具備了很多值得收藏的閃光之處。手持火炬,燃爆奧運圣光,把玩“火炬”紀念章,賞古懷今之情亦悠然而上心頭吧。
[upload=jpg]UploadFile/2007-5/20075289122093753.jpg[/upload]
五分之一盎司金章及包裝
[upload=jpg]UploadFile/2007-5/20075289124461910.jpg[/upload]
一公斤銀章正面實拍圖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7-5-28 9:14:08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