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05-18 中國商報 邵春華
去年年底,筆者在武昌徐東古玩城覓得一枚很少見的銅質像章,(直徑為4厘米),即天津市革命委員會1968年3月7日發行的“紀念三·七指示一周年”銅質像章。這枚銅銹包漿較厚的像章,是用機器沖壓鑄造而成,古銅色。像章背面的文字除了“敬祝毛主席萬壽無疆”之外,還有“天津市革命委員會 1968.3.7”的落款。此前,對于到底何為“三·七指示”完全不清楚,因為那個年代,許多學生對毛主席“七·三”指示(1965年)倒是比較熟悉,那是條旨在減少學生負擔,提倡德智體全面發展的語錄,而對“三·七”指示則毫不知情。直到查找到一張1968年3月7日武漢測繪學院的群眾組織所辦小報《紅武測》才發現,該報在頭版顯著位置,專題報道了毛主席批示的《三·七指示》,同時在1968年3月15日武鋼教育處套紅翻印的《毛主席關于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偉大戰略部署的指示》一文中,也同樣發現了關于《三·七指示》的詳細介紹。
“軍隊應分期分批對大學、中學和小學高年級實行軍訓,并且參與關于開學、整頓組織、建立三結合領導機關和實行斗批改的工作。先作試點,取得經驗,逐步推行。還要說服學生,實行馬克思所說只有解放全人類才能最后解放無產階級自己的教導。除老年和生病的以外,要讓這些人參加,以利改造。所有這些,只要認真去做,問題并不難解決。”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毛澤東是看中了天津延安中學的經驗,提倡要對所有學生進行軍訓。因此,天津市革命委員會專門發行了一枚“紀念三·七指示一周年”的銅質像章,充分顯示了天津市對《三·七指示》的高度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