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近年來拍賣市場上,勛章無疑成為了一匹“黑馬”。一枚勛章就是一段歷史,其不僅記載著其主人輝煌的功績,也是當(dāng)時歷史的一段縮影,其“含金量”自然無與倫比。從目前的拍賣市場來看,清代以及民國時期的勛章無疑是拍賣市場的“寵兒”。 清代末期,清廷出于賞賜有功臣民和外交禮儀上的需要,曾由中央或地方的鑄幣廠鑄造一些獎牌獎?wù)隆C駠陂g為了嘉獎一些有功之人,也鑄造了一些紀(jì)念章。這些勛章由于制作精良,加上數(shù)量稀少,與同時期的錢幣已經(jīng)有了同等地位。在2005年北京誠軒的拍賣會上,清御賜雙龍寶星一等第三級勛章正、副章各一枚,成交價為48400元。清雙龍寶星勛章共分五等十一級,最初主要頒給外國君主使節(jié)及對中國卓有勛勞的外國人士,亦作為對外友好禮節(jié)互贈之禮品饋贈嘉賓,后因外交需要亦頒給本國卓有功績的官員。 在一些藝術(shù)品投資領(lǐng)域,年代是決定價格的重要因素,但是在勛章投資市場上,除了年代之外,更要看勛章的珍罕度。目前勛章拍賣的最高價,出現(xiàn)在2006年北京誠軒的拍賣會上,北洋政府一等文虎勛章正、副章全套二枚,估價38000至40000元,成交價達(dá)到了10.12萬元。這套勛章背面“永增自造”,編號16,全套保存極為少見。 對于投資者來說,在投資勛章的時候,有三點需要重點關(guān)注,首先就是勛章的級別,像前面提到的雙龍寶星勛章,之所以能拍出高價,主要是因為其是一等章。而在拍賣會市場經(jīng)常可以看到的是二、三等章,價格也相差了很多,價格基本上二三萬元。除了關(guān)注級別之外,對于一個時期內(nèi)的勛章種類也應(yīng)有所了解,像北洋政府時期,除了文虎勛章之外,還有嘉禾勛章、白鷹勛章等。國民政府成立后,則有寶鼎勛章、云麾勛章等,投資者在拍場投資勛章之前,首先就應(yīng)該了解其在當(dāng)時的地位以及頒發(fā)對象,這對于價值有著非常大的影響。最后一點就是勛章的完整性。從目前的拍賣市場來看,能夠受到市場關(guān)注的基本上都是包括正章和副章,有的還配有原盒和綬帶,像民國時期國民政府二等云麾勛章大綬正、副章各一枚,估價5000至8000元,成交價就達(dá)到了42900元,而二等云麾勛章正章的拍賣價格只有6600元,副章的價格只有4950元。由于每套勛章正、副章背面都有相同號碼,因此對于投資者來說,一定注意正、副章的號碼要相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