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繼厚 來源:中國藝術報
集郵中有“票中票”、“封中封”、“戳中戳”郵品,形成了獨特的專題,而在國內外的徽章中,也有許多“章中章”,形成了饒有趣味的徽章專題收藏品,受到不少集章者的喜愛!罢轮姓隆奔丛谠O計制作徽章時,主體圖案采用與該章主題密切相關的其它經典徽章,形式和內容有機結合,徽章里面鑄造徽章,顧名思義為“章中章”。
制作“章中章”最多的是前蘇聯和俄羅斯。前蘇聯許多證章、紀念章都采用了此種設計式樣。如蘇聯衛國戰爭勝利55周年紀念章,主章圖案采用蘇聯衛國戰爭勛章,直截了當點明了紀念的主題內容。蘇聯艦船200周年紀念章(圖1),副章鐫刻兩枚列寧勛章。此外,蘇聯一些軍校的證章也常常采用“章中章”的形式,如蘇聯納希莫夫海軍學校畢業證章,正中是納希莫夫勛章;蘇聯蘇沃洛夫軍事學校畢業證章,正中是蘇沃洛夫勛章。
法國也發行過這種“章中章”,如法國和平勛章紀念大銅章(圖2),紫銅上色,直徑5厘米,法國國家造幣局出品,圖案是法國和平勛章。
在我國制作的徽章中,也有不少“章中章”,妙趣橫生、意義直觀。較早的“章中章”是抗美援朝志愿軍文藝匯演紀念章(圖3),國旗外型,在國旗上鑄刻有一枚毛澤東像章。在“文革”時期毛澤東像章中,也出現了“章中章”,如擁政愛民紀念章,鋁質,長方形,長2.6厘米、寬2.2厘米,正中鐫刻一枚解放軍總政治部制作的五角星形毛澤東像章,背景為紅旗,并鑄有主題銘文。
近年來,不少大銅章也采用“章中章”的設計形式。渡江勝利45周年紀念章,紫銅上色,直徑6厘米,1994年上海造幣廠鑄造,向黎明、郁友奎設計雕刻。正面圖案鐫刻有解放戰爭時期華東軍區頒發的渡江勝利紀念章,畫面描繪了人民解放軍乘帆船橫渡長江、沖鋒陷陣的雄姿,表現了毛澤東“百萬雄師過大江,天翻地覆慨而慷”的詩意。反映渡江戰役的著名影片《渡江偵察記》,就是用該紀念章作片頭的。在南京熱河路廣場中心矗立的渡江勝利紀念碑,碑頂也懸掛一枚直徑2.5米、重約400公斤的銅質渡江勝利紀念章。
孫中山逝世70周年紀念章,將原鑄于1929年的孫中山先生安葬紀念章正、背面復制縮微,在外圈加上主題紀念文字。原紀念章為黃銅質,直徑7.6厘米、厚0.4厘米,是贈送給參加1929年6月1日孫中山安葬典禮代表的紀念品,委托美國鑄造,是早期經典的大銅章。
十大元帥授勛50周年紀念章,紫銅鍍金銀,直徑8厘米,2005年9月上海亞銀公司鑄造。正面中間鐫刻毛澤東為朱德授勛的情景,四周雕刻十大元帥標準像。背面刻繪八一勛章、解放勛章、獨立自由勛章圖案和主題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