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明中秋(中)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月光世界中的感慨
千百年來,每當月朗星稀的中秋,人們翹首期盼著那月華如水銀般瀉地的愿景,好想將那如輪的滿月拉近咫尺,探知那番迷濛空幻的意境、浪漫悠揚的情調是如何牽動了古往今來多少人的思念?驛外斷橋邊的小路,不知印下了多少沉吟的腳步;滿湖的碧波,不知融入了多少感傷的嘆息;澄徹的天空,銘刻下多少浪漫的遐想;團團的明月,不知引動了多少深沉的回味。
云天相接,花月相襯,姿容媚艷,體態輕盈,輕歌曼舞在溶溶月色;皎皎秋月下,裊裊婷婷,翩翩舞姿,幾疑瑤臺廣寒。讓人感受著朦朧和迷幻。夜晚是能發生許多難以言表意會的世界。在古人看來,明月是能帶你馳往理想世界彼岸與現實人生溝通的一葉小舟,月的陰晴圓缺,總是對應著人間的悲歡離合,是一個神話天地,它可以將那已經身心疲憊的了無知覺的神經再一次麻痹,讓你癡呆呆一雙明眸,顯得更加空泛和神往。此時已被麻翻了無辜的你還夫復何求?
人在天涯,遙夜相思,惟有明月可以相共,惟有夢中可以相逢。因此,明月成就了親情友誼、離愁別緒和寂寞情懷;文人望月而懷遠,見月而傷情,也攪擾得紛紛攘攘的世人,傷懷、傷春和傷情。“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蘇軾絕唱千古的詞章成為千百年來人間熱愛生活,渴望自由最美好的祝愿之辭。如此美麗動人的月光,為古人營造出幾多標新立異的遐想。
“撩亂邊愁聽不盡,高高秋月照長城”,“今人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照古人”。
慘烈悲壯的秦漢時代的邊關,悠遠縹緲而歷歷如現。世事嬗替,滄海桑田,年復一年的明月與人類分享著天上人間的世界。明月普照最為公平,她照耀著古今所有離別的人們,照耀著戍守邊關的將士和苦捱時光獨悶閨房的怨婦;不管你是長途跋涉遠赴海角天涯的商旅,還是天南地北遠行母憂的游子。在月光下,雜沓的腳步聲里,你聽到了大漠瀚海的沙語,也聽到了草海林莽的風濤;悠悠羌笛與嗚嗚號角,嗚咽的胡笳與悠揚的琵琶余音裊裊在寥闊長空蒼茫大地。“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亂。······永結無情游,相期邈云漢”。不期然而然地、你欲與月光共語。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6-19 16:01:43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