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珍藏的徽章中,有一枚“抗日復土總同盟”的銀質徽章,直徑為3.8厘米。這枚珍貴的徽章上銘刻著一段可歌可泣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
60多年前,正遇抗戰時期,日本帝國主義侵華戰火燃燒中華大地。在祖國危難時刻,有一群臺灣同胞,他們不畏艱辛越過波濤洶涌的大海,冒著生命危險來到祖國大陸和全國人民一起加入偉大的民族解放戰爭行列。他們有的奔赴抗戰前方,有的還在全國各地相繼成立了各種抗戰團體組織。如在上海的臺灣同胞組織成立了“臺灣革命同盟會”,還有“臺灣義勇隊”,“救護隊”,“宣傳隊”等,采取各種形式參加抗戰。
1937年8月,在廈門求學的一批臺籍青年首先成立了“抗日復土總同盟會”。其主旨是和祖國大陸人民共同抗戰,決心恢復被日軍侵占的臺灣,爭取民族自由。在這枚制作工藝精湛的“抗日復土總同盟”的銀章上,我們可領悟其意。銀章中間刻有一幅“臺灣省”三字的臺灣省地圖,橫向書有“收復失地”,上方環書篆體“抗日復土總同盟”的字樣,下方1937·8是成立組織的紀年份。在形如葵花狀的外環章邊上鑄有“擁護抗戰,光復臺灣”的宣傳口號。從銀章上的圖案和文字充分表現了臺籍青年反抗殖民統治侵略的決心,同時,也展示了他們捍衛國家領土主權不可動搖的堅強意志和必勝信心,也充分顯示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
60多年后的今天,早已有眾多的臺灣同胞飛越海峽來到祖國大陸各地,為了祖國的繁榮昌盛,和祖國人民同舟共濟,開拓進取,不遺余力。目睹這枚珍貴的銀章我想,不管是戰爭年代,還是當今的經濟建設年代,海峽兩岸人民始終攜手并肩戰斗,兩岸真情隔不斷。在江蘇這片創業的熱土上,共同奮戰,江蘇的經濟會騰飛,百姓生活更加美好。
作者:王永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