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好章大家談(二)
第二章
悲哉老舍,舍身求仁
老舍大銅章(此主題相關圖片一)
發(fā)行日期:2005年10月
設計雕刻:羅永輝
題材背景:當代文化名人紀念
專題系列:在現已形成中國古今名人專題系列的排序上,擔當了領頭羊的角色;即便在綜合門類的品評排序上也應屬龍頭品種中的章精。
發(fā)行經緯:發(fā)行量500枚,其中黃銅上色100枚,余為紫銅。80mm直徑,厚度10mm。除至愛親朋留有一定數量外,余約半數以上進入銷售渠道。是一個發(fā)行、策劃、設計、雕刻都運作的較為成功的范例。主題創(chuàng)意極富文化韻味,銷售推廣策劃手法老道,設計構思獨領風騷,屬精雕細刻之作。傳聞設計數易其稿,創(chuàng)意構思達半年之久,甫一入市,坊間好評如潮。
市場分析:發(fā)行規(guī)模小盤,量中盤輕。此章發(fā)行預售階段和初期,就受到廣大藏家的追捧,至今“高燒不退”,此章設計構思卻實經典,雕工技法更是上乘,是一件大可把玩兒、鑒賞皆相宜的的作品,此章在當代文化名人系列中大有替代“世紀巴金”之勢,隱然具“潛龍”之相,此章與近期發(fā)行的茅盾百年可位列當代文化名人三甲。去歲甫一入市,價格穩(wěn)步攀升,且其底部夯實,價格預期較為樂觀,此章在一至二年內,價格有望直追巴金B(yǎng),價位也是坐二望一(我將世紀巴金和巴金B(yǎng)視作套章,未來市場上將以套章形式的行情為主),發(fā)行不久,售價穩(wěn)步推高,貨源存量不多。有關此章的介紹可參看《千秋萬歲名,寂寞身后事》,筆者恕不重復。其中黃銅更可能成為稀缺之品。畢竟量少,且發(fā)行初期已然告罄,現期竟然無行無市。
藝術特點:紫銅上色更顯大師級人物的藝術張力和藝術設計上的無懈可擊。
收藏指數:5星
投資熱度:5℃。(標準設定共5℃)
投機程度:4℃;一至二年內。(標準設定共5℃)
價格走勢:年內會穩(wěn)中有升,現在屬盤升階段,屬短中期走勢,長期仍然看好,如尚未購入,勿觀望。
應該說,《老舍銅章》的設計已經超越了單純的人物和事件的圖解,而轉到了心態(tài)的探索,表現在銅章畫面上,就是對主人公正面肖像的設計考量。設計者較好地把握了老舍作品平民化的傾向,以及極具個人風格特點的描寫小人物的筆觸,以“十年磨一劍”的刻苦,設計中采用小說中登場的生活在社會底層的“小人物”來展現民生百態(tài)和先生那戲劇性的人生旅程。讓收藏者對老舍有了更深層面的的理解,也為以后表現這一類主題的作品提供了一個開創(chuàng)傳記銅章藝術創(chuàng)作的成功范例。
對老舍其人和他的作品,不是心中深處景仰先生品德的人,絕然不會將意境揮灑得如此自然灑脫,在此言語的表達已覺空泛和蒼白,縱觀銅章,先生的大義,凜然于章中,作品的精義銘刻于章上。羅大師下的功夫和化費的精力,不可謂不深。人物雕刻活靈活現,逼真寫實,將先生憂國憂民、一腔熱血;才下心頭,又上眉頭的憂民疾苦意識刻畫得入木三分。
側身肖像的應用,則更好地勾勒出老舍性格中的自尊、溫和、熱情、真摯、氣節(jié)等因素。先生手把纖毫,氣定神閑,眉山微鎖,“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我們認為設計者較好地把握了對先生外在氣質和心靈世界的領悟,并將其運用到作品上,讓人感同身受,睹章思人,倍感傷情。
“壯志未酬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民間疾苦,筆底波瀾,先生用如椽的大筆,寫出了為蒼生為黎民的呼喊和請命。報國無門的先生,步屈大夫之后塵,追王國維于泉下,實踐了質本潔來還潔去的一生。歷史反思發(fā)人深省,逝者已矣,思者依依,令吾等蕓蕓眾生悲鳴五內,為你好有一哭。
社會現實中多的是媚骨,少的是脊梁。銅章在握,對老舍先生的愛戴,讓我愛屋及烏;把玩兒銅章中,感嘆人生之艱辛和蒼涼,怨恨交織,更添絲絲惆悵。好酒不怕放,好章不怕賞,此章之妙,如醴甘泉冽,品飲之間,齒頰留香。(未完待續(xù))
*此處所言的“第二章”以及今后的第三章、……等等,與銅章優(yōu)劣順序無關,只是根據文章段落順序的要求。
(好章大家談擬分十章。未完待續(xù))
(個人觀點,一家之言,據此收藏,風險自擔。)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5-25 21:46:46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