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得銀樣幣 |
發(fā)布日期:2006-1-23 21:07: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我很喜歡逛地攤。國慶休假,我像往常一樣到舊貨地攤淘寶。有位中年漢子攤上有十幾枚銅元,其中有一枚銅幣引起了我的注意。該幣正面刊寫滿漢文“宣統(tǒng)元寶”四字,上方刊寫“湖北省造”四字,下方刊寫“庫平七錢二分”字樣,左右是六瓣花星;背面中央是一條坐龍,上方刊寫英文的湖北省,下方刊寫英文的七錢二分,左右仍飾六瓣花星。 幣的直徑40毫米,重21.2克,直齒邊。質地紫銅,銅色熟舊,包漿自然,上覆晶瑩細點硬綠,似傳世品。當時我非常納悶:銅元怎么會有銀元紀重呢?平靜下來后便說:“普通銅元,價格你開吧!”中年人說:“20元如何?”見他沒有信口開河,我便按此付款,把十幾枚銅元全買了下來。 回到家里,我把銅元全部拿出來仔細審視,原來18枚銅元竟有10枚湖北“鄂”字大清銅幣,4枚福建閩關光緒元寶,3枚福建官局造光緒元寶。這枚湖北省造宣統(tǒng)元寶七錢二分銅幣,發(fā)現(xiàn)雙面均有長期流傳于市面的輕度磨痕,齒邊有輕微碰傷,局部筆畫有重疊痕跡,可能是復打跳模造成的,字文纖勁挺拔,蟠龍棱角分明,色澤紫紅,通體無砂眼氣孔,規(guī)范清整,機鑄痕跡依稀可見。它有別于民間私鑄那種“人工翻砂所鑄”假銀元;也有別于外國銀元制造商用機器造出的銅芯鍍銀皮,在昏暗的油燈下……是欺騙婦女、小孩和老人以及在大額交易時濫竽充數(shù)、攫取民眾財富、混水摸魚的偽幣。 查閱史料得知,光緒二十二年(1896年),湖北省銀元局曾仿廣東省“光緒元寶”制式鑄行“湖北省造”一元、半元、二角、一角銀樣幣。清代各省銀元局或造幣廠如要發(fā)行銀幣,先用銅制作出樣幣來,再向朝廷呈報,經核準同意后方能給料正式制造銀幣,這枚湖北省造宣統(tǒng)元寶七錢二分銅幣,就是造幣廠正常制幣過程中的“樣幣”。“樣幣”本來就少,歷經百多年變遷、消耗,能夠幸存下來的更是鳳毛麟角了。“樣幣”不僅是中國貨幣發(fā)展史的實物資料,而且還是彌足珍貴的貨幣文物。(中國商報網 陳阿泉)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