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現代雕塑藝術大師張充仁紀念館2003年3月17日在他的家鄉上海閔行區七寶鎮開館,張充仁紀念館特為此制作一枚大銅紀念章,在深藏青絲絨盒內裝著一枚紀念章,章的厚度2mm;直徑100mm。此章畫面以《丁丁厲險記》中丁丁的形象表現。丁丁形象以線描刻畫繪制,其濃郁的中國味加幽默感深受廣大收藏者的喜愛。
《丁丁厲險記》是張先生和比利時漫畫家埃爾熱共同創作的,其中《藍蓮花》中許多情節直接取材于他們兩人的友情的發展,張充仁也在書中成為了丁丁的第一個好朋友——張。這一集是如此完美,以致于到1946年重新編輯的時候,幾乎沒有什么畫面和情節需要改動。
當時張充仁先生清楚地了解在中國發生了什么,了解日本侵略中國這一事實。他所告訴埃爾熱的和人們所了解和相信的相去甚遠;書中日本軍隊陰謀炸毀上海和南京間的鐵路,并嫁禍于中國強盜的丑劇,確實為日本人所上演過。因為埃爾熱詳細地在書中描述了這些,日本極其痛恨他,作出了相應反應。日本大使向比利時政府遞交了一份抗議書,要求禁止該書。甚至比利時軍隊也對此書的出版作出了反應,指責它不適合兒童閱讀。埃爾熱承認他的書不僅僅是針對兒童的。但是兒童都喜歡讀它,而且中國也因這一突然和意外的幫助而感到高興。
此章是張充仁紀念館開幕期間發放的紀念品,目前市場上極罕見,擁有此章的大部分是張充仁先生的親朋好友及其美術工作者與收藏者,張充仁先生雕塑藝術造詣在中國近代史是最有影響力的。
一些人或媒體一直認為大銅章可以是無限量的、無序的生產,但真真了解大銅章的人又怎樣的想,怎樣的感受。這枚大銅章沒有生產單位,只是在盒上印有張充仁紀念館字樣,當時作為贈品專用。但目前為何還是那么難覓?其實也正是有序的量化生產,有序的量化消耗才導致目前市場難覓其蹤。其真真的紀念價值是在人們心中的,這是不可估量的。
該章從工藝和設計上,且沒有證書,其鑄造風格極具法國章風格,從材質、工藝上多次研究論證,以及張充仁之女長期居住法國巴黎生活習慣有關,法國大銅章普及而廣泛,選題、選材廣泛,均為具有紀念意義或是重大的歷史題材、活動、展覽等以鑄章紀念較為普遍性,紀念章在法國鑄造歷史悠久,人們對紀念章的認同也較普及。該章于目前國內大銅章鑄造風格有些不一樣,章面的光潔度、平整度在這樣薄的材質上也是少見,國內目前的章為何是常常厚重,其原因就是在工藝上更容易把握,薄反而在鑄造工藝上難以把握,且廢品率更高,因此其成本也隨之增大。目前有張充仁先生簽名、印章的大銅章只有1979年張充仁設計雕刻,上海造幣廠鑄造的《香港東南紡織有限公司三十周年紀念章》及此章。藝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