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記者井楠)香港證監會認可的首只追蹤黃金價格的交易所買賣基金——黃金ETF(Exchange-traded fund,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將于今日正式登陸聯交所,標志著國際流動的黃金基金信托類產品首次在中國上市,也為該類產品在中國內地的全面上市吹響了前奏。
內地黃金信托總被搶購一空
黃金ETF名為“SPDR 金ETF”,是全球最大機構資金管理公司道富環球旗下系列ETF產品——SPDR ETFs中的一個,由道富環球投資管理公司與世界黃金信托服務機構共同推出,而今已經成為了黃金業內標志性的品牌投資風向標,國際金價的升跌往往都受到其影響。黃金ETF是以黃金為投資對象的ETF,屬于實物黃金投資工具,買賣手續和交易費用與一般證券無異。
其運作過程是:由大型黃金生產商向基金公司寄售實物黃金,隨后由基金公司以此實物黃金為依托,在交易所內公開發行基金份額,銷售給各類投資者,商業銀行分別擔任基金托管行和實物保管行,投資者在基金存續期間內可以自由贖回。記者從廣東省黃金協會了解到,這只黃金ETF也正籌備于一年內在迪拜和中國內地同時上市,正在與監管當局接觸,屆時,中國居民將能直接炒賣“洋黃金”。
與普通投資基金相比,黃金ETF的優點在于管理成本較低,又無杠桿效應,較適合經驗淺且不愿花太多時間管理投資的散戶,與信托產品的投資性質更為接近;為此,業內習慣上將這類以黃金為投資對象的投資品統稱為黃金信托基金。
而在中國內地,黃金信托基金類別的產品的發行并非第一次,ETF只是第一只將公開發行的“國際品牌”的黃金信托基金,早在2006年年底,中投信托就聯合中鈔國鼎發行了國內第一只黃金信托概念的投資產品。
之后的一年半內,總共有4只類似產品先后問世,而在籌備中的黃金信托基金更是不計其數,其中包括了7月底8月初即將上市的金宏源1號產品。
投資門檻50萬元起
那么,所謂的黃金信托基金到底會帶來怎樣的收益呢?由于黃金信托的發行目前在國內尚屬于政策面的“盲區”,尚無具體法律法規明確表示允許或不允許其發行,為此,多數發行黃金基金的信托公司多低調行事,“猶抱琵琶半遮面”,既不大規模宣傳推銷產品,產品運行中也很少公告其收益率,為此,普通民眾對于這類產品的情況知之甚少。
但有一點是可以肯定的:就是一有黃金信托產品問世,就被市場搶奪一空,2007年年底發行的某只產品在廣州上市不到一周,3000萬元的“配額”就已售完。廣東省黃金協會首席黃金投資分析師朱志剛介紹,由于黃金信托產品的投資起點比較高,均在50萬元~100萬元內,在廣東地區,先后購買黃金信托產品的人士多為有保值需求的私營業主,普通工薪白領階層很少有人買。
記者從業內人士處了解到,從以往黃金信托基金類產品的運營情況來看,黃金信托確實帶來了大額收益。2006年年底國投信托發行的第一只黃金信托產品期限兩年,至今尚且沒有到期,購買者被私自告知的收益率已經超過了50%。而正在運營中的其余幾只產品,至今年化收益率多在30%與40%之間,遠遠超過了同期銀行定期儲蓄利率與絕大多數銀行理財產品的收益率指標。
高收益源于T+D風險投資
那么,黃金信托基金的高昂收益來源于何方?原來,國內發行的黃金信托基金,設置比較復雜,除大部分投資在實物黃金上,根據國際金價的升跌來直接獲得收益,還有小部分投資在具有“杠桿效應”的黃金T+D、黃金期貨等風險較高、預期收益較高的產品上,如果其專業投資隊伍能力超群,往返操作,就有可能獲得超額收益。
在這種情況下,一年之中,國際金價如果只上升了10%,該類產品卻有可能獲得20%~30%的收益率。比如國投信托發行的金滿堂產品,信托募集的資產80%投資于黃金現貨,20%則投資于黃金T+D業務,而其二期產品又將“T+D”業務的資金提高到了30%。
不過,專業人士同時指出,近期發行的黃金基金能夠實現高收益,也有很大的偶然性,因為2007年到2008年度,國際金價出現了歷年來罕見的高速增長,1年之中,國際金價本身就上升了近30%,信托基金獲得超過30%的年化收益率也不足為奇,套用股市用語,就是剛剛跑贏大市,至少不能說明投資黃金T+D的專家隊伍水平有多么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