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意三大系列后續(xù)潛力 |
發(fā)布日期:2003-12-1 11:3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一段時期以來,流通紀念幣在郵幣卡市場中風光不再。究其原因,一是流通紀念幣的熱點效應不強,絕大部分品種缺乏題材效應,同時,發(fā)行間隔太長,不易引發(fā)市場關注;二是金銀幣投資的興起,無疑對流通紀念幣產生資金被抽的壓力。
作為投入少、產出多、群眾基礎好的品種,流通紀念幣仍然有著金銀幣尤其是本色金銀幣無法企及的優(yōu)勢,出現新的機遇并非不可能的事。在已發(fā)行的流通紀念幣中,尤其應當關注珍稀動物、文化遺產和港澳回歸三大系列。
三大系列流通紀念幣之所以是投資首選,主要原因在于它們有著相較其他品種更為突出的優(yōu)勢。首先是題材上的優(yōu)勢,說是紀念幣,其實珍稀動物和文化遺產的性質是特種幣,《熊貓》、《金絲猴》、《長城》、《兵馬俑》等是收藏品中比較“吃香”的題材,既體現了民族特色,又具有較強的觀賞性。而《香港回歸》和《澳門回歸》則具有鮮明的紀念意義,振奮人心,題材重大。因此,這三大系列具有其他品種無法比擬的突出效應。
其次是系列優(yōu)勢。《珍稀動物》系列共10枚,并且已經發(fā)行完畢,系列收藏極為便捷;《文化遺產》系列則剛剛開頭,對于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來說,可選的內容取之不盡,系列的延續(xù)性更強。
再次是特色優(yōu)勢。《珍稀動物》和《文化遺產》系列采用了與其他紀念幣不同的材質,面值也更大,不是常規(guī)的1元,而是5元。而《香港回歸》和《澳門回歸》紀念幣則更是僅有的兩套雙色紀念幣,面值也破天荒地安排為10元一枚,對于求新求異的收藏品投資市場來說,這就是賣點。
最后是性價比的優(yōu)勢。判斷一個品種投資潛力的大小,重要的一點是要看其性價比,雖然上述三大系列具有明顯的投資優(yōu)勢,但從目前的價格來看,似乎還遠遠沒有達到它們應該達到的位置。《珍稀動物》系列的發(fā)行量都只有600萬枚,面值都是5元,但除了早期幾個品種之外,后期發(fā)行的幾枚目前的價格都只有20元不到,升幅為400%,而許多發(fā)行量為1000萬、面值只有1元的紀念幣的升幅卻有十幾倍,這種倒掛現象并不合理。而剛剛發(fā)行的《長城》和《兵馬俑》紀念幣面值都是5元,市場價格更是只有每枚10元,升幅更小。至于《香港回歸》和《澳門回歸》兩套紀念幣,每套的面值只有20元,而市價卻不可思議地與面值幾乎相等。
從性價比的角度來看,這三大系列中的絕大部分品種的價格還遠遠滯后,真實的價值還沒有得到充分的體現。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是三大系列的又一個突出優(yōu)勢。
應該看到,受整個郵幣卡市場不景氣的影響,加上金銀幣的強勢地位,流通紀念幣在短期內恐怕還難有大的作為,但是,作為一個成熟的投資市場和理性的投資者就絕對不會忽視任何一個具有潛力的板塊,而以上三大系列流通紀念幣恰恰就為市場和投資者提供了一個廣闊的運作舞臺。
信息來源:中國商報網站 作者:俞敏 原稿發(fā)布日期:11月28日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