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2000年底從股市撤出后,就一直沒有操戈,也懶得去證卷公司,僅從訂閱的報紙中看行情、新聞并關注著指數。昨日,恰遇曾經的股友在一起談論當前的股票市場,頗怨聲載道,一問,方知全部被套,且屢買屢套。一朋友問我:這兩年到哪發財去了?答曰:財暫時還未發,但有一個市場與當前的股市相比,機會大于風險,這就是金銀幣市場。
接著筆者就這兩年來觀察股市和金銀幣的感受談了個人的見解和體會,引起了朋友們的興趣,現把自己的一些淺薄認識重嚼如下:
首先,股市國有股流通方案始終沒有落實,它們何去何從,是市場關注的焦點,也就是說全流通的問題不解決,就難以使投資者對未來股市產生明確預期,無形中讓人意識到后市風險叵測。
其次,兩年來的下跌,較大程度的打擊了人氣,每一次利好后的反彈都無功而返,并逐波探底,這是熊市的表現,底部在哪里,投資者無法判斷,聰明人學會了逃離和觀望,投資基金和卷商趁反彈在減倉。
另外,這一段時間中,招商銀行發行100億可轉換債卷,民生銀行和浦發銀行也分別發行40億和60億可轉換債卷,上市公司的連續融資使資金本就不寬裕的股市進一步捉襟見肘,這些對大盤而言是雪上加霜。
而金銀幣市場確存在著以下優勢:
一是作為一個新興市場,政策在扶植,如十六字方針。在中國有這樣一個特色,凡受政策扶植的新興市場或事物在其初期或發展期介入者或先行者,均能獲得厚報。如80年代初的個體小商品市場,90年代初的股票市場都無例外。
二是作為貴金屬收藏品,隨著國際金銀價格的不斷回升,前景看好。現在國際金價在380美元/盎司左右,銀價在5美元/盎司上下,有金融專家結合國際形勢分析,在未來的幾年內,金價將突破500美元/盎司,銀價將達10美元/盎司,那么對于金銀幣市場來說,即使沒有行情,由于金銀價格攀升,其價格也會水漲船高。
三是關注和參與金銀幣市場的投資者越來越多,金銀幣文化、收藏和投資的宣傳也逐步向國民推廣和普及。“舊時王謝門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是發展趨勢,人氣的聚集將推動金銀幣市場更上一層樓。
四是當前許多題材優秀、設計精美的金銀紀念幣價格尚低,且三年來金銀幣市場還在初期發展中,每年都有行情和機會,是充滿誘惑和遐想的市場。
當然金銀幣在交易上沒有股票方便、簡捷,在選擇品種上也有很大技巧,但這的確是一個“奇貨可居”的市場,現在的慧眼將是未來的豐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