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三國時,因戰事需要,劉備親筆寫成文書,向吳國曹子敬暫借荊州(今湖北)。周瑜得知大為不快,定要收回。恰在此期間,劉備的甘夫人辭世,晝夜煩惱。周瑜便使出“美人計”,誆其劉備過江東吳迎親,讓孫權的貌美志勝的小妹孫尚香假稱許配給他;一來可使劉備束手就縛,二來荊州反掌可得。不料此計被軍師諸葛亮識破,遂派遣大將趙云取快船,隨兵五百余人護衛劉備入東吳。行前諸葛亮交給趙云三個錦囊,囊中有三條妙計,囑咐依次而行,定能獲勝。
劉備和趙云按照錦囊妙計,披紅掛彩,牽羊擔酒賄通孫權、周瑜的岳丈喬國老,喬國老即見劉備后,便入吳國向吳國太賀喜。國太感到驚訝,不知喜從何來?喬國老說:“令愛尚香已許劉備為夫人,今劉備已到,何必還瞞我?”國太一聽更感吃驚:“老身確實不知此事。”于是喚來兒子孫權責問其演的是何出戲。在你眼里還有沒有我這個母親。當知底細這是周瑜出的“美人計”,國太大怒,痛罵周瑜:“虧你想得出,直憑無條計策去取荊州,卻用我女兒為名,使美人計。殺了劉備,我女兒便成了望門寡,將來還怎么說親?不但誤了我女兒一世,你們也將永遠背個臭名聲!”喬國老也說:“若用此計,便得荊州,也被天下人恥笑,此事萬萬行不通!”說得孫權默默無語。國太不停地痛罵周瑜。
喬國老勸說道:“事已如此,滿城百姓皆知,劉備乃當世豪杰,漢室宗親,不如就真的招他為婿,免得出丑。這樣也就不辱了令妹。”于是國太約劉備明日在甘露寺相見。便發話:“如不中我意,任從你們行事;若中我的意,我自把女兒嫁給他。”次日劉備內披細鎧,外穿錦袍,騎上戰馬,好不威風。在趙云全副武裝下,引領500精兵隨行來到甘露寺。卻說吳國太見過劉備,喜出望外,非常中意。說:“真吾女婿也!”喬國老說:“劉備有龍鳳之姿,天日之表,更兼仁德布于天下。國太得此佳婿,真是可喜可賀……”于是后人把這出“吳國太佛寺看新郎,劉皇叔洞房續佳偶”的千古佳話改編成京劇《龍鳳呈祥》。
中國人民銀行審時度勢,于2000年把這出家喻戶曉,具有濃郁的中華文化韻味的著名京劇搬上了彩色銀幣;是一種睿智的抉擇。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龍鳳呈祥》五盎司彩銀幣從發行至今已有三個年頭,但它在每一輪的板塊演變與調整中,始終以大方的形象,五彩繽紛的畫面,劇情人物的渲染,加之又是瑞士造幣廠家的精心打造,充當著閃亮的角色。如今《楊門女將》、《虢國夫人游春圖》、《韓熙載夜宴圖》等彩銀幣的市價重新跌到1350元、1380元和1360元,惟獨《龍鳳呈祥》秀色可佳,遙遙領先在1720元關口。充分顯示出了頑強的抗跌性和良好的市場屬性。
由此引伸,《龍鳳呈祥》彩銀幣市場籌碼的鎖定性極佳,同時也說明市場對其后市的表現均持非常樂觀的態度。而參與運作者的著眼點絕非是為了區區的數百元,更重要的是《龍鳳呈祥》這一歷史題材,蘊藏著中華民族5000多年文化史的精髓,京劇國粹內涵的再現。特別是彩色銀幣以長方形畫面出現,欣賞起來猶如是在看一部彩色寬銀幕電影。你看:
劉備頭戴九龍冠,留蒼三胡,身穿大紅蟒袍,扮演著老生行當。孫尚香梳大頭,頭戴鳳冠,披云肩,身穿女紅蟒袍,扮演著正旦行當。吳國太頭戴老旦冠,身穿黃蟒袍并配綠裙,扮演著老旦行當。孫權頭戴草王盔,留紫滿胡,身穿紫蟒袍,扮演著凈行行當。喬國老頭戴香色相紗,留白三胡,身穿香色蟒袍,扮演著老生行當。他(她)們個個栩栩如生,京腔飛揚,給人一種超前的視覺享受和沖擊力。然而更為巧妙的是畫面安排孫權、喬國老為左右,他倆一人精神抖擻手持寶扇,一人血氣方剛手握寶劍,京腔應和。在吳國太旋以兩國要以和好為重的前提下,正烘托出劉玄德(劉備)和孫尚香“龍鳳呈祥”。
來源:大江南收藏 程小田 葉 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