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制幣的過去-現在-將來》 一直以來,人民銀行以認真嚴謹的原則去制作和發行精制流通紀念幣,(除新世紀4萬套和毛擇東10萬套)其它品種均嚴格地控制在2萬套的發行量以內.部分的早期品種如:建黨、內蒙、新疆、世乒賽等還不足萬套.這與10萬8萬的金銀幣以及100萬、幾十萬還算是量小的珍郵.又或者是幾千萬的普通紀念幣,都是沒法相提并論的,不是嗎?從84年起發行的第一套35周年精制幣,到04年的精制猴,跨越了
整整二十年.精制幣都能一直控制在二萬套之內,這在世界造幣史上,簡直就是一個奇跡.美國、蘇聯、日本等國家也偶爾發行精制幣.但從不控制發行量.更不是持續有序地發行,隨意性很大.在這一點上,人民銀行就顯得比其他國家更嚴謹和規范化了.
銀行最初發行精制紀念幣,其定位是通過出口外銷,讓精制幣作為對外宣傳我國貨幣的一個重要窗口,故國內能沉積下來的極小,我在網上所發貼的早期幣,極大部分都是從海外回流的.這就是早期精制幣難見的原因.但01年起,有關部門改變原來的發售方式:國內、外各發行一萬套后.珍稀的精制幣才逐漸被廣大的藏幣愛好者所發現賞識.因而掀起一股提升收藏品位和檔次的熱潮,于是,紛紛到各大幣市去尋寶.也令部分的幣商加入和參與,到這板塊上來,到處聯系尋找貨源,有些幣商干脆就公開掛牌,收購一些熱銷品種如:敦煌、生俏、辛亥和世乒賽等早期品種.但想找品種及數量,又談何容易!精制紀念幣畢竟也就是二萬套的發行量,與千萬量的普通幣,從工藝水平到數量上,都有著天淵之別啊!
曾幾何時,不小的幣商和收藏人士,收藏意識未成熟,急功近利,盲目片面地追求那些量大價廉的品種,我曾參與了97年的炒作,當時普通的建黨、女足、世婦會、抗戰、世乒賽等普通幣,也被搶高到七、八十元/套.更親眼見有些幣商把整箱帶政治題材,基本內銷的憲法,人物精制幣從卡,合內拆出.重新卷好當普通幣高價轉賣.這可算是“走具中國特色的收藏之路吧”.以前藏界曾流行一句話“量小的沒量大的好”,這話怎解?就是量大自然價廉,才能讓莊家們從低價位輕易地吸貨量—拉高—讓你跟進—出貨,其代價老林就不必說了吧.
我舉些數字例子,就能真實客觀地反映出,非理智和科學收藏的價值了.現在的建黨、女足、世婦、抗戰、世乒賽等普通幣,十元八塊誰要???市場上有的是貨.但相反,精制幣的建黨﹑女足600元/套, 世婦會、抗戰、世乒賽等200元/套,誰有貨???告訴我老林好了,全收,而且數量不限,市場上有價無貨,缺的就是貨。從這組數字的對比,恐怕是最能體現出,投資收藏品的取向,因而所能產生的應有價值及回報吧.是客觀和理性的自然回歸.必竟收藏品的價值高低,是以其工藝和存世量所決定的.正所為;物以稀為貴嘛.
精制幣目前還處于初步性的階段,我相信,不久的將來, 精制幣只能從具有超前眼光的藏家手中,又或者只能從一些拍賣場所才能見到吧.
廣州老林;小靈通020-33183220,手機;13903003440
[upload=jpg]UploadFile/200432222534081079.jpg[/upload][upload=jpg]UploadFile/20043222255345010.jpg[/upload][upload=jpg]UploadFile/200432222562171611.jpg[/uploa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