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源遠流長的歲月中,小小的扇子除了日常生活之用外,還孕育著中華文化藝術的智慧,凝聚了古今工藝美術之精華,由此形成了民族傳統文物中的藝術瑰寶。中國的扇文化源于公元四——三世紀初的戰國時期。隨之所形成的扇面書畫藝術經過近2000年演進,逐漸成為中國書畫中極具民族特色的一種藝術形式,其中,尤以明清時代(1368-1911)盛行的折扇更具代表性,并和人們的生活結下了不解之緣?咨腥蔚摹短一ㄉ取贰ⅰ段饔斡洝分械膶O悟空三借芭蕉扇、《紅樓夢》中的晴雯撕扇,雖都是藝術虛構,但都從一個側面反映了扇的影響之大。同時,扇更和書畫藝術結下了不解之緣。明代的沈周、文徵明、唐伯虎、仇英,清代的“揚州八怪”和常州著名畫家渾南田,都有不少扇面書畫佳作傳世。
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中國人民銀行于1999年特發行了一套以“明清扇面繪畫作品”為主要內容的紀念銀幣。該《明清扇面畫》銀幣全套共計4枚,外形全部采用扇形的格式,全套《明清扇面畫》銀幣的正面圖案全部采用的是明朝陳道復(1483-1544)的《竹史水仙圖》。而4枚銀幣的背面圖案則分別取自清代錢慧安(1833-1911)的《牧牛圖》、清代張熊(1803-1886)的《花卉圖》;明朝藍瑛(1585-1664)的《櫻桃小鳥》,以及明朝汪澄(生卒年份不詳)的《秋溪游艇圖》。該《明清扇面畫》銀幣的面額均為10元,每枚含純銀1盎司,總發行量為11800套。
在這些著名的大畫家中,錢慧安,早年名貴昌,字吉生,號清溪樵子,寶山(今上海)人,亦作浙江湖州人。善人物仕女,間作花卉、山水。光緒、宣統年間賣畫海上,曾名重一時。著作有《清溪畫譜》。
張熊,字子祥,別號鴛湖外史,秀水人,流寓上海。工花卉,縱逸似周之冕,古媚似王武。兼作人物,山水,精篆刻,八分乃其余技。平生收藏金石書畫甚富。藍瑛是明朝的大畫家,對古代的繪畫技法多有領會和練習,作起畫來,人們都稱贊他筆筆入古,意思是充分吸取了傳統技法的優點。但他又能創新,山水畫的意境有獨到之處,帶領其他畫家開創了“淅派”。
陳道復,明畫家。初名淳,字道復,后以字行,改字復甫,號白陽山人,長洲(今江蘇省吳縣)人。曾從文徽明學書畫。擅畫花卉,筆致放逸,自成面目。后世稱其與徐渭為“青藤、白陽”:山水亦佳,工書法,善詩文。
來源:中國金幣網 作者:是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