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金銀幣上的郎世寧
郎世寧,原名朱塞佩·伽斯底里奧內(nèi)(Giuseppe Castiglione),1688年7月19日出生于意大利北部城市米蘭,早年受過良好的繪畫基本功訓(xùn)練。后來,他加入了屬于羅馬教廷的天主教組織——耶穌會,畫過諸如圣像等宗教題材的作品。
1714年5月,他受耶穌會葡萄牙傳道部的派遣,遠渡重洋到中國傳教。抵達澳門后,他又到廣州,并為自己起了一個相當(dāng)符合儒家學(xué)說和傳統(tǒng)文化的中國名字——郎世寧。
當(dāng)時,地方向朝廷報送信息還算暢通及時。郎世寧傳教的生涯尚未開始,康熙皇帝就已經(jīng)知道中國來了一位“洋畫家”,于是,他馬上頒旨要這位“洋畫家”進京。1715年,郎世寧到達京師,居住在東華門外的天主教東堂內(nèi)。
清初的宮廷繪畫活動十分活躍。康熙、雍正、乾隆三朝都曾征調(diào)畫家入京,或奉旨完成某一命題創(chuàng)作,或集中入館隨時聽召。
乾隆時期,畫師均在“如意館”內(nèi)侍候,館內(nèi)還配備了一些“好手匠人”從事裝裱、雕刻、鑲嵌乃至家具衣物的制作。當(dāng)時宮廷繪畫的題材很廣,有記載重大歷史事件的,如《康熙南巡圖》、《淮河治水圖》;有彰顯文治武功的,如《萬國來朝圖》、《平定準(zhǔn)噶爾圖集》等;也有陪皇上消閑解悶、臨摹古畫,以豐富宮中收藏的。
在宮廷供職的西洋畫家除郎世寧外,還有捷克波希米亞人艾啟蒙,法國人王致誠、賀清泰,還有同為意大利人的安德義、潘廷章等。
郎世寧擅長人物肖像、鳥獸、山水及歷史畫,尤精畫馬,且較好地融合了中西繪畫技法,用中國畫工具,按西洋畫方法作畫,畫作精細逼真,形成了其獨特風(fēng)格。
正因如此,1993年,中國人民銀行首次將郎世寧所繪的《孔雀開屏圖》完美搬上了幣面(內(nèi)容詳見7月9日所發(fā)古代名畫系列之一:《孔雀開屏圖》鑒賞之帖),從此,拉開了中國現(xiàn)代金銀幣的古代名畫題材系列的帷幕。
1994年中國甲戌(狗)年金銀鉑紀(jì)念幣部分圖案,再次引進了郎士寧的繪畫稿《竹蔭西狑圖》展開設(shè)計(見下圖),再次獲得廣泛贊譽。
郎世寧繪畫歷史雖然長達半個世紀(jì),但傳世作品并不多。《石渠寶笈》記錄的郎世寧作品僅四五十件,且目前多為國內(nèi)外著名大博物館收藏,流入民間的寥寥無幾。
在今年剛剛由中國金幣總公司發(fā)行的“北京2008年奧運會紀(jì)念銀盤”,朗世寧的《馬術(shù)圖》圖稿第三次被引進銀盤圖案設(shè)計中,足見他畫稿的藝術(shù)價值以及其繪畫風(fēng)格留給中國的影響力。
[upload=jpg]UploadFile/2006-8/200686914796992.jpg[/upload]
《竹蔭西狑圖》(局部)現(xiàn)藏沈陽故宮
[upload=jpg]UploadFile/2006-8/2006869153874464.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8/2006869155890923.jpg[/upload]
1994年發(fā)行的同圖金銀幣
[upload=jpg]UploadFile/2006-8/2006869163242407.jpg[/upload]
[upload=jpg]UploadFile/2006-8/2006869172565017.jpg[/upload]
2006年發(fā)行的“2008北京奧運會紀(jì)念銀盤”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jīng)被作者于2006-8-6 9:44:04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