壬申篇——8克金猴
物換星移,秋月春風等閑度。到8克金猴問世的時候,8克生肖已經悉數登場,且齊齊位列精品,而就等著這可愛的猴子來關門了。由于兄長們的極大成功,所以此猴尚在襁褓之時,就被人們賦予了很高的期望。而要把猴子的形象惟妙惟肖地復制至幣上,最難把握的就是這種靈動的神氣,非大師決不可擔當此任。于是,白石老人的作品又一次被請到臺前,充當關門之寶。
8克金猴題材取自“白猿獻桃圖”,為白石老人晚年的雋品之作。原畫里面,白猿配以紅桃,色彩豐滿,相映成趣。猴素喜桃,脆生生,甜津津,乃山果之上品。觀此幣之中,白猿正蹲于一塊山石之上,回頭凝望:眼前桃之夭夭,其葉蓁蓁;碩果累累,盈掛枝頭。好一只睿猴,只見他縱步一躍,飛身上樹;伸手撥弄幾下枝椏,轉瞬之間,紅桃已然在手。這仙桃,個大無比,連白猿都無法一手攥牢,只能小心翼翼地用手托著。這不老長生佳果,只有瑤池金闋才是它真正的故鄉,不禁讓人想起居于昆侖之圃的西王母來。西王母種植蟠桃,凡三千年一開花,三千年一結果,食之長壽,可得永年。蟠桃盛會,自然能參加者皆非凡人。然而大家并不知道,這白猿位列“上八洞”仙班,同班之內有大名鼎鼎的東方朔、李太白、二郎神等諸位仙人。對神仙們來說,一年一度的蟠桃盛事猶如他們的嘉年華一樣:勝友如云,高朋滿座,觥籌交錯,起坐喧嘩;確令凡夫俗子向往非凡...白猿獻桃,當然是盛會之上一個生動的小品表演。
細看金幣上的白猿,左手自然耷拉在左腿之上,然而他調動了全身的資源(右手托、左肘夾、身子擋)來小心翼翼地護著紅桃,可見仙桃在他心中是何等重要。雕刻師對原畫進行了藝術再加工,而使此畫的猴子倍添幾分活潑——全身密布纖毛,身形端正。這種坐姿,對猴子來說既非常正經又著實可愛,恰如齊天大圣初出道時、在菩提祖師處亦莊亦諧的參禪坐姿。一綹尾巴,柔順地蜷曲在地上,便讓整個畫面的構圖掌握了動靜的和諧。最難得的是猴子的眼神,非嗔非喜,蘊動于靜;既在端詳周遭,又在沉思往事——眼神一靈動,自然就境界全出。金幣右上方,繁密的仙桃把樹枝都壓彎了腰,引白猿饞涎欲滴;而金幣左下方,幾片松針很自然地點綴了畫面,讓長壽延年的主題更加突出。盯著金幣,我的眼前仿佛呈現出這樣的一幅生動景致來:仙桃釅紅嬌艷、松針蒼翠欲滴、山石突兀嶙峋、白猿拱手作揖,依稀間但聞仙樂飄緲、果香陣陣。這種高格出塵的逸致,令吾等紅塵之輩除卻羨慕、無復它想。
金幣正面,又是一處體現我國古典建筑藝術的瑰寶:以王勃的千古不朽之篇而名播于世的滕王閣。滕王閣在贛江邊拔地而起,自唐而下的千年悠悠歲月里,它一直是文人心中高山仰止的雄渾殿堂。“儼驂腓于上路,訪風景于崇阿。臨帝子之長洲,得仙人之舊館”。這種脫俗的意境,和金幣背面的洞天福地意外地巧妙融合。看著金幣,主閣華麗磅礴,祥云繚繞,雁陣驚寒;“壓江”、“挹翠”雙亭如唇齒般相依;這般夢幻的場景,使我不禁找回某年秋日,信步登臨于滕王高閣的記憶。樓梯漸次盤旋而上,然每拔高一層,便覺蒼茫雄奇之勢不可擋。待最終看到廳堂之中,東坡居士一氣呵成的行草“滕王閣序”之后;我便疾步出屋外,倚在危欄之邊,觀暮色煙波之中,“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何其壯麗!
景美幣亦麗。漂亮的幣,就如一首清新的詩,永遠在講述娓娓動人的故事。欣賞8克金猴,令我感覺仿若在咀嚼一枚甘香四溢的橄欖:入眼芬芳,然層層回味旋至無窮!(中國金幣網 黃瑞勇)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6-7-20 17:02:30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