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雷頓貨幣體制中,黃金無論在貨幣流通功能還是在國際儲備功能方面的作用都被限制了,因為世界上的黃金幾乎都被美國政府所控制了,其他國家幾乎都沒有黃金。沒有黃金儲備,就沒有發行紙幣的準備金,此時只能依賴美元。于是美元成為世界貨幣體系中的主角,但我們必須要注意到黃金是穩定這一貨幣體系的最后屏障,所以黃金的兌換價格及流動都仍受到各國政府非常嚴格的控制,各國基本上都禁止居民自由買賣黃金,黃金的市場定價機制難以有效發揮作用。布雷頓貨幣體制從另一個角度看,黃金實際上是被美元囚禁在牢籠里的貨幣制度,將世界黃金控制在自己手中,用發行的紙幣---美元取代過去黃金的作用。
(6)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
60年代,美國由于陷入越戰泥潭,政府財政赤字不斷增加,國際收入情況惡化,美元出現不可抑制的通貨膨脹,美元的信譽受到極大的沖擊。同期戰后的歐洲國家經濟開始復蘇,各國都因為經濟復蘇財富增長而擁有了越來越多的美元。由于美國引發的通貨膨脹,各國政府和市場力量都預期美元即將大幅貶值,為了資產保值黃金就成了最好選擇,于是各國為了避險美元危機和財富保值需求而紛紛拋出美元向美國兌換黃金,使美國政府承諾的美元同黃金的固定兌換率日益難以維持。到1971年,美國的黃金儲備減少了60%以上。美國政府被迫放棄按固定官價美元兌換黃金的政策,各西方國家貨幣也紛紛與美元脫鉤,金價進入由市場自由浮動定價的時期,布雷頓森林國際貨幣體系徹底崩潰。
(7)黃金的非貨幣化時期
1976年,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通過的《牙買加協議》及兩年后對協議的修改方案,確定了黃金非貨幣化。主要內容有:
黃金不再是貨幣平價定值的標準;
廢除黃金官價,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不再干預市場,實行浮動價格;
取消必須用黃金同基金進行往來結算的規定;
出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1/6的儲備黃金,所得利潤用來建立幫助低收入國家的優惠貸款基金;
設立特別提款權代替黃金用于會員之間和會員與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之間的某些支付。
(特別提款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創設的一種儲備資產和記帳單位,亦稱“紙黃金”。它是基金組織分配給會員國的一種使用資金的權利。會員國發生國際收支逆差時,可用它向基金組織指定的其它會員國換取外匯,以償付國際收支逆差或償還基金組織貸款,還可與黃金、自由兌換貨幣一樣充作國際儲備。但由于其只是一種記帳單位,不是真正貨幣,使用時必須先換成其他貨幣,不能直接用于貿易或非貿易的支付。特別提款權定值是和”一籃子“貨幣掛鉤,市值不是固定的。)
但是,黃金的非貨幣化發展過程并沒有使黃金完全退出貨幣領域。黃金的貨幣職能依然遺存:
仍有多種法定面值的金幣發行、流通;黃金價格的變化仍然是衡量貨幣的有效工具,是人們評價經濟運行狀態的參照物;
黃金仍然是重要的資產儲備手段,截至2005年,各國央行外匯儲備中總計有黃金3.24萬噸,約占數千年人類黃金總產量的22%,私人儲藏金條2.4萬噸,兩項總計占世界黃金總量的37%。
用黃金進行清償結算實際上仍然是公認的唯一可以代替用貨幣進行往來結算的方式。
特別提款權的推進遠遠低于預期,目前黃金仍然是國際上可以接受的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后的第五大硬通貨。
在1976年牙買加體系宣布“黃金非貨幣化”之后,黃金作為世界流通貨幣的職能降低了。但是,黃金的金融屬性并沒有降低,黃金仍然是一種特殊的商品、保值的手段和投資的工具,集商品功能和金融功能于一身。
作為特殊的貴金屬,黃金目前依然是世界各國所青睞的主要國際儲備。當今黃金仍作為一種公認的金融資產活躍在金融投資領域,充當國家或個人的儲備資產。目前黃金仍然是國際上可以接受的繼美元、歐元、英鎊、日元之后的第五大硬通貨。在當前新的歷史變革時期,黃金又將煥發出新的璀璨光芒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