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錢幣史上,凱爾特人使用過的錢幣獨具特色。
公元前20世紀中葉至公元前1世紀末,凱爾特人曾經活躍在中歐、西歐、南歐及小亞細亞地區,他們與古代希臘、羅馬人共同構成了當今歐洲各民族的祖先。在歷史發展進程中,雖然凱爾特人從未形成自己的書面語言,甚至不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民族,但他們卻制造出具有獨特風格的凱爾特錢幣。
最早提及凱爾特人的是一些古希臘著作,其中最為古老的是一本公元前6世紀的航海手冊。在這些著作中,凱爾特人被稱為“凱爾托伊人”。凱爾特人中有技術全面的鐵匠、木匠、商人、礦工和建筑師,20世紀意大利考古學家薩巴蒂奴·默斯卡提稱他們為:“世界上最早的抽象藝術家,最早的真正意義上的現代人。”
凱爾特人驍勇善戰,在對歐洲各地的長期征戰和商貿中,也逐漸吸收并融合了各民族的文化。最初,凱爾特人沒有自己的貨幣,他們在與地中海人進行商貿活動中,接觸到了他們的貨幣。希臘歷史學家色諾芬曾記述,在公元前367年的底比斯沖突中,敘拉古的暴君小戴奧尼夏,曾雇傭大量凱爾特人支援斯巴達的盟國。作為回報,凱爾特人得到了大量金錢,即希臘錢幣。直到公元前4世紀末,凱爾特人才開始制造自己的錢幣,但是大范圍的造幣活動是在公元前2世紀開始的。凱爾特錢幣制造經歷了3個發展階段:
仿制階段。公元前4世紀末,凱爾特人盡管不懂得希臘錢幣上的文字和圖案所表示的含義,但他們仍效仿馬其頓國王菲利普二世的德拉克馬銀幣,或是羅馬帝國銀幣,制造出自己錢幣。凱爾特人錢幣的正面,是希臘太陽神阿波羅的頭像,背面是一個騎士。
萌發階段。隨著凱爾特人生活、生產的不斷發展,需要更多的錢幣來滿足日常貿易和流通。因此,他們萌發了自己制造錢幣的念頭。他們制造出的錢幣正面圖案仍是希臘太陽神阿波羅,錢幣背面圖案有兩匹戰馬,或一個飛人騎著戰馬的造型,但它畢竟是凱爾特人自己造幣邁出的第一步。
成熟階段。從公元前2世紀到公元前20年,凱爾特人已經開始憑借自己的感覺和意愿來設計、制造錢幣了。這一時期的錢幣,其正面刻有像“丫”字形的線條和鑲嵌式圓點,背面刻有像星星一樣的鑲嵌式圓點,這樣的造型設計完全有別于希臘錢幣,形成了凱爾特錢幣的特色。
從公元前4世紀末至公元前20年,凱爾特錢幣從仿制幣發展到具有凱爾特人獨特風格的錢幣,這與當時拉特尼文化特點很相符。透過凱爾特錢幣,既反映出凱爾特人粗獷、善戰的個性,又反映出他們追求簡約、唯美的特點。
來源: 金融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