浮海乘槎
人生若只如初見——
感美國藝術銅章的震撼力(代序)
美國是一個主要來源于歐洲的移民國家,在國家的人才儲備上早于其他國度有了充分的江河不拒細流的積淀,在各種純藝術的表現形式上也承繼了歐洲的傳統
今天所提及的美國雕刻藝術的一個門類——銅章雕刻藝術也顯露出現代雕刻藝術繼承古希臘、古羅馬時代、以及稍后的歐洲文藝復興所積蓄的力量,這樣一個藝術載體也打上了鮮明的地域文化的烙印。在二、三千年間,西方雕塑與中國雕塑在各自的發展歷程中,其表現藝術的主體都展現出雕塑在形式上的主題性、紀念性和裝飾性,以及題材上的宗教性和世俗性。
表現方式上,西方雕塑在“模仿說”理論指導下,形成了寫實性,再現性的方式,西方雕塑與地域相隔遠自東方的中國雕塑在其服務的表述對象同巫史文化、宗法制度、禮樂喪葬、宗教文化等社會功能都有著超乎尋常的緊密聯系。具體到銅章雕刻的藝術性及其功能化的出品上,美國藝術銅章的精品與人以耳目一新振聾發聵的啟示。這里將要引述的特指美國章牌協會和美國布魯克林公園等銅章藝術雕刻作品而言,其氣場之強與歐洲其他傳統藝術國度的銅章藝術作品相比,有后浪前浪之慨,為我之僅見。挾提綱契領,高屋建瓴的氣勢,有聲有色地將古希臘、古羅馬雕塑藝術傳統中傳承下來的包括中世紀雕塑對宗教文化的表現、文藝復興以來雕塑對人文主義精神的謳歌、也包括現代雕塑對理性的叛逆、對非理性的體現統統曝露與萬千世象。展現出來的是對現實世象社會性、政治性、文化性的解剖;是對整個社會思想意識的揭示,顯示出其特殊藝術屬性對宇宙造物的憬悟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