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快報 河北林強
筆者手中有一枚普通的古錢幣“祥符元寶”,這枚錢與康熙通寶等古錢幣“上下右左”讀法不同,是順讀的“上右下左”順序。祥符元寶(公元1008 1016年)為宋神宗祥符年間公元1008年鑄行,距今約1000年左右。祥符元寶有銅、鐵兩種,大多為光背。傳世以背星月紋為少見,鐵錢折三稀有。
祥符元寶的收藏價值不高,但卻有較高的文化價值。自古以來,“祥符元寶”就是有名的“吉祥錢”。“祥符”乃祥瑞的符命,表福、祿、壽之意,富有祥瑞滿溢之氣。當時很多青年男女把它作為定情的信物互相交換,直到今天,有些地區還保留著這一風俗習慣。
提到祥符元寶,就不能不提中國的吉祥錢。中國的吉祥錢又稱花錢,源于漢代。早期使用的時候主要是民間自娛自樂的一種玩錢。因其材質大都比較粗糙,民間把這種錢俗稱為“花錢”。吉祥錢只有少數是官鑄的,大多數來自民間,鑄造的工藝參差不齊,品相有精有粗,質量有好有差。吉祥錢雖然具有錢幣的形態,但不作流通使用,是錢幣中的“非正用品”。
民間花錢的種類繁多,諸如開爐、鎮庫、饋贈、祝福、玩賞、戲作、佩飾、生肖等等都要鑄錢,這種“錢”,其實是專供某種需要的辟邪品、吉利品、紀念品。其中“吉語錢”是比較普遍的一類花錢。主要以“長命富貴”、“福德長壽”、“加官進祿”、“天下太平”等吉語為內容,這同時也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力。近年來,吉祥錢的文化價值被逐漸發掘出來,加上幣面上的圖案、文字精美而備受收藏者喜愛,收藏愛好者數量也越來越多,在一些拍賣市場上也出現了相對高價的一些吉祥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