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快報 江蘇成日至
“局票集換”方孔銅錢,是清代咸豐年間 公元1851—1861年 ,由寶福局鑄造的一種在該鑄錢局內部使用的錢幣。據有關錢幣書籍和資料記載,這種“局票集換”方孔銅錢,共有當用一十和當用五十兩種面值。由于當時鑄造的數量很少,流傳至今的更難得一見,因此,在前些年出版的《簡明古錢辭典》和《中國古錢目錄》中,都沒有收錄此錢。直到2004年8月出版的《中國古錢大集》,在“丁”冊的1646頁上,才首次收錄了“局票集換”這種方孔銅錢,但其圖錄僅有當用一十的一種面值,而無當用五十面值的圖錄,只是在當用一十的圖錄下注明“附:當用五十,紅銅”幾個字。由此可見,在2004年之前,當用五十的“局票集換”方孔銅錢,尚未有人發現,故還不能將圖錄收入到該《中國古錢大集》中。
面對這種狀況,筆者不久前的一次旅行,在福州近郊的一位農民家里,卻意外收集到了一枚當用五十的“局票集換”方孔銅錢。這枚當用五十“局票集換”方孔銅錢,用紅銅鑄造,直徑為5.2厘米,厚為0.3厘米,重為50.5克,與當用一十“局票集換”方孔銅錢直徑3.2厘米,厚0.2厘米,重17克相比,直徑增加2厘米,厚增加0.1厘米,重增加33.3克;其面文為楷書“局票集換”四字,右、左和上、下對讀;背文為楷書“當用五十”四字,亦為右、左和上、下對讀;方穿,穿徑1.3厘米;緣較闊,寬0.5厘米;制作規范、工整,顯得較為厚、重;未入過土,包漿老舊,保存完好;在近年是首次發現,具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由于在我國古錢各種圖錄上沒有當用五十“局票集換”方孔銅錢的記載,故目前缺少對照的圖錄,所以,要確定當用五十“局票集換”方孔銅錢的真偽比較困難。筆者收集到的這枚當用五十“局票集換”方孔銅錢,雖然從鑄造工藝、銅色、老舊包漿等方面,可以確定是枚老錢,但是否就是寶福局原來鑄造的“局票集換”當用五十,還缺少足夠的把握,特請錢幣專家和收藏經驗豐富的錢幣收藏愛好者指正。
![](http://www.ssrb.com.cn/img/2008-07/18/g16c1402.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