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揚州網消息:昨天,一市民向記者展示了自己收藏的數枚古錢幣,其中一枚五代十國時期的“大蜀通寶”。經我市錢幣協會專家巫先生鑒定,屬罕見古錢。據資料記載,幾百年來傳世總共只有10余枚。
據收藏者介紹,早年哈爾濱曾經發現一枚“大蜀通寶”。據當時媒體報道,該古幣為青銅質地,重3.55克,錢體泛少量綠銹,文隸楷相間,背面光滑無字。
記者看到,我市這枚“大蜀通寶”,為方孔圓錢,與之前公布的“大蜀通寶”十分相似,但字跡有些模糊,銹跡較重。
據收藏者介紹,據資料記載,五代十國時期時局混亂,錢幣種類多而亂。《古錢大辭典》認為,“大蜀通寶”為五代十國后蜀高祖孟知祥在位所鑄,并稱民國時期曾有3枚“大蜀通寶”現世,分別被3名古幣專家收藏,后3人過世,古幣下落不明。幾百年來,“大蜀通寶”傳世總共只有10余枚,從無出土記錄;其鑄工不精,制式為小平錢,鑄造量小,后世熔毀較多。
該收藏者還同時向記者展示了其他幾種古錢幣,分別是王莽時期“大布黃千”“布貨”,南宋金人鑄錢先驅“阜昌元寶”,東周時“益貨”以及打馬格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