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ssrb.com.cn/img/2008-06/25/f25c1401-1.jpg)
![](http://www.ssrb.com.cn/img/2008-06/25/f25c1401-2.jpg)
■收藏快報 浙江李小萍
隨著這些年來民間收藏的升溫,古代金銀錠的收藏價值也逐漸被廣大收藏愛好者發(fā)現(xiàn)和青睞。市場和拍賣場是價格一漲再漲。今年春的嘉德誠軒拍賣的早期銀鋌錠拍賣都拍出了令人滿意的價格,嘉德拍賣的一件5兩福建修城銀落錘價7.5萬元,另一件福建建安縣的崇禎十四年裁站銀50兩銀錠最終以18萬落錘。誠軒拍賣會上還有兩件明代晚期的兩淮鹽課十兩錠以近2萬元成交,相對清代十兩銀錠而言,該品種顯然還有較大的升值空間。
元代50兩鹽稅銀錠發(fā)現(xiàn)極少,這次嘉德有一件平陽路征收課稅所50兩銀錠,底價12萬。我曾經(jīng)在《元代稅課銀錠考》一文和《金銀流霞》、《元寶收藏與鑒賞》兩書中詳細考證過這種鹽稅錠。這個錠應面世于公元1229—1305年之間,是平陽課稅所征收的鹽稅銀錠。也許是這個銀錠的歷史早已深入人心,拍賣一開始,買家就頻頻競標,從12萬一直舉到35萬。加上手續(xù)費接近40萬。
隨著歷史價值的發(fā)現(xiàn),帶有特殊銘文的南宋錠價將一路高歌。此次誠嘉春拍,其中一件南宋府東街東黃口任宅廣東運司12兩銀鋌落錘價是6萬。第二件是南宋永州淮西銀二十五兩銀鋌落錘價10萬,其銘文是“今解永州淮西銀每鋌計二十五兩□月字號稱子經(jīng)榮唐深從事郎永州司法參軍趙崇口承議郎通判永州軍事□□”。顯示是湖南永州遵照朝廷的規(guī)定向淮西總領所上繳的上供銀。由永州司法參軍和通判永州軍事等官員督辦。第三件是南宋廣德軍進奉圣節(jié)銀24兩一錢銀鋌落錘價9.8萬元,銘文是“廣德軍進奉圣節(jié)銀二十四兩一錢天字號迪功郎錄事參軍蔣十二月二十七”。是安徽廣德軍在十二月二十二日向皇室上供的祝賀皇帝生日的進奉圣節(jié)銀,其銘文并沒有說明是哪個皇帝的生日,但從其上供的時間和銀鋌本身所顯示的信息,可以肯定是理宗的天基圣節(jié)(正月初五)。該鋌有二個特色,一是表明重量是二十四兩一錢,這在南宋銀鋌中是非常罕見的;二是用千字文編號,在古代,人們通常是用千字文編號,天字號,天是千字文之一,在銀鋌中也是相當少見的。第四件是南宋霸北街東蘇宅韓五郎廣東鈔庫25兩銀鋌落錘價是7.2萬元。這是一件反映南宋專賣制度的實物資料。
一些特殊地名的南宋銀鋌也是收藏家們追逐的目標,一件刻有廣西封州地名南宋牛皮巷口何二郎廣東鈔庫12兩半銀鋌落錘價是5萬2千元。另外,南宋的黃金貨幣在嘉德拍賣中也有上佳的表現(xiàn)。兩件鐵線巷金葉子的落錘價分別是9.2萬元和9萬元。
這次嘉德拍賣的高潮是一件明代嘉靖四十年十月內戶部造50兩金錠。這件重量級的拍品上了拍賣圖錄的封面。明代50兩金錠發(fā)現(xiàn)極為少見,據(jù)考古發(fā)現(xiàn)記載,湖北鐘祥梁莊墓曾出土2件,《山西歷史貨幣》一書曾著錄一件。史載明代黃金主要來源于金礦開采、賦稅、海外貿(mào)易等,明代黃金主要用于皇室和國家的財政開支、賞賜、儲藏和黃金器皿的制作。由于皇室貴族對金銀的偏愛,紛紛儲藏黃金和白銀。該拍品從100萬元起拍,在兩個買家之間競爭,各不相讓,最終以250萬元人民幣成交,再創(chuàng)中國古代金銀錠拍賣的新的神話,這似乎預示著金銀錠的春天真的來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