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發展紀念幣市場的若干思考 2001年 |
發布日期:2005-3-9 15:55: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一、紀念幣市場的發展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錢幣文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近年來發展較快,特別是流通紀念幣和貴金屬紀念幣(以下簡稱紀念幣),由于其高額的投資回報率,90年代以來進入黃金發展期。這種發展主要表現在:①自1979年我國首次鑄造、發行“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三十周年”紀念金幣以來的21年時間里,中國人民銀行已先后鑄造、發行了流通紀念幣41個品種,金銀紀念幣10大系列、120多個項目、14O0多個品種,1999年1O月1日又首次發行了“建國50周年紀念鈔”,市值已達1O0多億元。這些紀念幣題材豐富,系列品種繁多,價格各異,為不同層次的錢幣收藏者提供了豐富的物質基礎。②隨著我國紀念幣營銷體系的不斷建立和完善,特別是二級市場的形成和發展,紀念幣收藏作為一種重要的投資手段,已經引起社會各階層的廣泛關注,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國、輻射東南亞、美洲及歐洲的紀念幣市場,特別是熊貓金幣已成為世界4大投資幣之一。
回顧我國紀念幣市場的發展,我們在看到其上述方面取得的顯著成效時,也可以明顯感到這個市場仍處于初始的不完善狀態:①宏觀管理手段與快速發展的市場狀況不相適應,尚未建立科學、有效的市場調控機制;②發行計劃缺乏全面長遠的規劃,相關法律及有效制度尚未建立健全;③市場銷售透明度不高,大量紀念幣以非正常渠道進入市場,沒能真正滿足廣大群眾對紀念幣收藏和投資的需要;④在市場的參與者中有相當一部分人缺乏必要的紀念幣市場和收藏鑒賞知識,盲目入市,對市場風險的承受和心理準備嚴重不足,使市場的發展處于不穩定狀態。
二、紀念幣市場的參與群體分析
據有關投資顯示,目前我國參與紀念幣收藏和投資的人數已過千萬人,其社會成份主要由收藏家、投資者、禮品消費者、紀念幣炒家和盲目入市者構成。
錢幣收藏家是對錢幣文化和錢幣收藏具有一定專業知識的社會群體,他們在對錢幣(不限于紀念幣)進行投入時,除了經濟上的考慮之外,更主要的是看重這些錢幣的收藏鑒賞價值。由于受我國錢幣收藏水平的影響,目前這部分人所占比重較小,應通過各級錢幣學會的引導,使我國的錢幣收藏者隊伍不斷擴大。
投資者是以投資和增值為目的的紀念幣購買者。隨著我國物質文化和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一部分先知先覺者把手中的部分閑置資金投入紀念幣收藏。這部分人投資紀念幣的目的,主要是看好紀念幣的長遠發展和增值潛力,其次才是對紀念幣的鑒賞,他們很少進行短期炒作,是紀念幣市場發展的社會經濟基礎。近年來,這一群體發展最快。 禮品消費者是目前我國紀念幣市場的一支重要力量。這些以精美紀念幣為形式的禮品,一部分用于個人消費,一部分用于集團消費。禮品消費在整個紀念幣市場中起沉淀作用,對市場發展有積極的影響,是擴大宣傳,普及紀念幣知識的重要渠道,應給予肯定。
專門從事紀念幣經營和投機的錢幣商,這是紀念幣市場中最活躍的力量。這部分人以贏利為目的,并利用大量資金在市場上買入賣出,對紀念幣市場的穩定及發展影響最大。對這一群體,目前最關鍵問題在于,政府如何使用法律、經濟和行政的手段,對他們的經營活動進行約束和引導,在發揮他們積極作用的同時,把其對市場的消極影響控制在最低程度。實踐證明,沒有這些錢幣商,就不可能有紀念幣的二級市場。但如果讓投機炒作者左右市場、則對市場的發展不可避免地產生極大的危害,如近年來出現的暴漲暴跌。
在我國的紀念幣市場中,有相當一部分人是盲目入市者。這一社會群體缺乏必要的紀念幣知識,對市場的運行規律和風險也缺乏必要的認識,他們往往在錯誤的市場信息導向下,以快速發財致富為期望,不問紀念幣的實際收藏價值和市場價格,盲目入市搶購,錯誤地認為只要能買到紀念幣就能賺錢。在紀念幣市場的狂熱潮,這種現象尤為突出。對這部分人應通過宣傳和引導,將其中的大多數人逐步轉化為理智的收藏家和投資者。
三、發展紀念幣市場的幾點建議
。ㄒ唬┏浞职l揮央行及其直屬單位中國金幣總公司在紀念幣市場中的主導作用,利用政府的宏觀調控職能和手段,加強對市場的引導和監管。
首先應加強市場發展總體規劃的研究制訂,研究加入WTO對我國紀念幣市場特別是金銀紀念幣市場的影響,認真總結和思考我國金銀紀念幣市場的現狀、存在的問題及相應的解決辦法,探索金銀紀念幣從收藏品向投資品轉化的途徑。其次,牢固樹立精品意識,要研究收藏者的興趣和市場需求及發達國家紀念幣題材開發趨勢,對紀念幣發行項目進行嚴格審查,防止對我國紀念幣題材的過度開采。在這方面,我們應該借鑒國外法制健全國家的經驗和做法,建立紀念幣發行的立法程序,積極籌建“中國現代紀念幣設計中心”,逐步建立紀念幣題材項目庫,注意保護和合理利用題材資源。其三,通過采取“總量控制、結構調整、確保精品、推陳出新”的發售政策及改革生產、營銷體制和調控市場。
央行及其中國金幣總公司應加強紀念市場的宏觀調控力度,利用市場機制和導向性、操作性兩類手段加強市場管理。所謂導向性手段,主要是指制定適應市場狀況的紀念幣發行的國家計劃,從紀念幣題材、項目和發行量等計劃因素的調節上對市場進行控制。所謂操作性手段,主要是指利用經濟的、法律的和行政的手段,對市場進行綜合管理。其中最主要的是利用操作性經濟手段對市場進行調控,盡量避免用行政命令干預市場的運作。
。ǘ┣袑嵓訌娂o念幣一級市場的管理,真正滿足廣大紀念幣愛好者的收藏及投資需要。
紀念幣的一級市場,主要是指由國家貨幣發行體系和國有錢幣銷售體系組成的市場,其主要功能應是以合理、統一的價格,通過公開透明的方式,向投資者和收藏者提供一手價格的紀念幣收藏品,同時為二級市場的發展留有空間。
重點是改革和完善營銷體制,減少銷售環節和層次,積極探索紀念幣的直銷。提高發售工作的透明度,實現紀念幣項目、發行量、價格、經銷商和銷售形式的“五公開”,紀念幣的發行、銷售應按照機會均等的原則,直接面向廣大收藏者和投資者,基本滿足廣大紀念幣愛好者的實際需要,逐步堵塞不符合市場法則的銷售渠道。
加強紀念幣一級市場的價格管理,認真構造紀念幣的價格體系,合理制定初始的發售價格,各零售環節都應執行統一的價格政策,通過控制價格和銷售環節,增加分銷商和收藏者的收益。
。ㄈ┘訌妼o念幣二級市場的管理,充分發揮二級市場在整個紀念幣市場中的積極作用。
紀念幣二級市場主要是指在合法經營的基礎上,由多種經濟成份參與的自由市場。從這一定義出發,國家首先應利用法律和行政手段加強對二級市場的管理和監控。其首要任務應該是堅決打擊紀念幣的非法走私入境,控制外銷產品回流對國內市場的沖擊。另外對二級市場中的經營者,主要應加強工商管理和稅收征管,只要這些經營者合法經營,照章納稅,就不應對他們的經營活動進行干預,特別是不要用行政手段干預按價值規律形成的后期市場價格,應讓這些經營者有利可圖,并通過這些經營者的中間橋梁作用,實現紀念幣的投資價值和收藏價值。
從國際錢幣市場發展的經驗看,紀念幣的回購和掛牌買賣是調動二級市場活力的重要手段之一。為采用經濟手段逐步加強國家對二級市場的影響力,建議國有錢幣專營企業能選擇適當幣種,在二級市場中有計劃有步驟地進行紀念幣回購和掛牌買賣的探索性實驗,不斷加強對二級市場的滲透和導向力度,使紀念幣的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逐步成為在政府主導和管理下的有機整體。
(四)建立開放型、多層次的群眾性集幣組織,擴大紀念幣愛好者隊伍。
目前,中國錢幣學會以及各省市的的錢幣學會,均為官方色彩很濃的學術團體,入會會員受到嚴格限制,也沒有什么象樣的用以指導、服務于集幣活動的集幣報刊。不象集郵協會那樣離大眾很近,有官辦和民辦的各種集郵報刊,以致集幣活動遠不及集郵活動那樣活躍、成熟。因此,各級錢幣學會應廣泛吸收集幣愛好者入會,與錢幣專營企業共同創辦群眾性的、普及性的、多層次的集幣報刊,采取多途徑、多形式的宣傳引導工作,逐步擴大紀念幣收藏和投資的基本隊伍,減少盲目入市,把目前市場中的不穩定因素轉化為有利因素,使他們成為市場不斷擴大、發展的基礎。
(五)采取必要措施激活當前的紀念幣市場。
當前,我國紀念幣市場經過1995年至1997年5月的火爆之后,正處于市場的調整期。采取有力措施,恢復收藏者和投資者對市場的信心,是目前的當務之急。我們認為:①應全面審查調整近幾年的紀念幣發行計劃,大力壓縮紀念幣發行項目,調減市場發行量。②對各錢幣公司庫存積壓量大的金銀幣和滯銷品種應上繳銷毀,并向社會公布實際的銷毀品種和數量,以激活市場。此外,配套實施本文提到的其他整頓措施,恢復市場生機,使我國紀念幣市場的發展出現一個新的飛躍。 。◤V西金融研究)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