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話題是“一周幣市回顧與總結”。一周以來,市場發生了哪些值得大家回味的大事?市場熱點主要集中在哪些品種方面?行情呈現哪些特點?歡迎大家積極參與討論!時間20:00------10:00。
========================
[color=#DC143C]2月26日 一周幣市回顧與總結[/color]
[flash=500,350]http://www.freewebs.com/eshu188/rili.swf[/flash]
========================
雨露說:
歡迎各路來賓!各路英雄豪杰!登陸集幣在線!朋友們吉祥!
[img]http://www.ccbczpx.com/newclub/UploadFile/2005-2/20052261695729.gif[/img]
========================
五星紅旗說:
先來報道,占一個好位置!
高高興興說:
晚上好五星紅旗!!好位置讓你給占了!!!
晨芳居士說:
五星紅旗晚上好
========================
zgzjqtyjm說:
敢問金銀幣路在何方
來源:星星
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章)自1979年開始發行,截止2003年底,已發行10大系列、260多個項目、1500多個品種,其中發售金幣350多萬盎司、銀幣1800多萬盎司,其市值約200億元人民幣。經過25年的探索和發展,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立項、設行、生產、發售等逐步走上規范化、法制化道路。實現了項目的規范化、題材選擇的系列化、藝術設計的民族化、生產塑造的現代化、技術規格的標準化、經營銷售的市場化。不僅為國家增加了創匯渠道,取得了良好的經濟效應,而且為社會公眾提供了一種收藏和投資的渠道,深受廣大金銀幣投資 、收藏者的喜愛。
大家記得2000年至2003年3月,金銀幣市場在彩金《貴妃醉酒》大旗的引領下一路披荊斬棘、所向披靡,創造了金銀幣如日中天的神話。正因如此金銀幣收藏投資隊伍迅速擴大,全國各地金銀幣投資、收藏愛好者云集上海、北京兩地。而這一些成績的取得大家不得不絕口稱贊中國民間涌現出的一批非凡人才,他們以大智大勇的氣概將中國現代金銀幣推向一個又一個的高潮。他們是彩金《貴妃醉酒》莊主汪新淮,錯版《龍風呈祥》的主帥老寧波,《紅樓夢》的主力劉廣田,《彩金龍》的主力馮江。其間一批又一批的理論與實踐者先后涌現在金銀幣各宣傳報道上:他們是北京的江會青、康宏志、劉楚、周鳳遲、袁巨賢,上海的殷敏、寶木、如意、米津、許明罡、馬鵬程,武漢的貝立等。人們不難看出金銀幣市場正走出郵幣卡的傳統模式,走出1997年后的隆冬,一個姹紫嫣紅、春光明媚的春天正向我們走來。但是進入2003年3月后的調整期,幣市進入了一個深層次的矛盾與困惑中。接踵而至4至6月的“SARS”肆虐、7至8月的炎熱風暴、9至10月間的“彩金龍”暴倉。于是金銀幣市場經歷了一場大的震蕩。“天災人禍”威脅著金銀幣市場,于是咒罵聲、詆毀聲、消極、悲觀的情緒籠罩著幣市。有人說是急功近利的原因,有人說是“炒新”,有人說是“SARS”,有人說是“彩金龍”的暴倉。無可否認這一切原因是影響幣市一時間的攔路石,但并不能阻礙金銀幣整體向前發展的步伐!那么怎樣才能讓金銀幣整體、穩健的向前發展呢?筆者認為有如下觀點需要商榷。
一、金銀幣貴族藏品,貴在何處
中國金幣公司現有56個經營處,這對暢通渠道起了一定作用,但對幅員如此遼闊的我國來說又太少。有的省僅有一二個經營處,許多中小城市根本沒有。消費者購幣不知何處的問題至今仍沒有解決。被錢幣界譽為的“朝陽產業”、“現代文物”、“貴族藏品”,以其精美的設計、優秀的題材、發行量少、易保管等優點深受收藏投資者喜愛。但時至今日美麗高貴的金銀幣卻仍是養在深閨人未識,甚至有流落街頭之感嘆。大家所熟知的上海盧工、北京的大鐘寺是金銀幣收藏投資者的集散地、交易場所。但自2002年大鐘寺因遷址,一而再再而三的變更經營場所,幣商身心疲憊、人氣渙散。上海盧工是20年前建成的郵品市場,前面是郵商經營郵票、磁卡之類的藏品,后部是臨時搭建起的遮陽棚和幾十間不足10平方米一門一戶簡易的小亭,幣市叫它“包房”。如果你不是耳聞目睹,你壓根兒就不會想象出在全國乃至世界赫赫有名、摩天大樓一幢高過一幢、立交橋星羅棋布、金融、商貿最繁華的大上海,高貴、美麗的《貴妃醉酒》、《寶玉賦詩》以及中國現代金銀幣的精英們卻蜷縮在這“牛棚”式的包房里。推銷中國現代金銀幣的投資理念,它與分秒必爭網絡信息時代到來的上海顯得是那樣子的孤獨和格格不入。筆者調查過周圍的一些老居民連他們都不知道金銀幣是何物。如果你從全國其它地方而來,你的心情不由一下子沉重起來,如此原始落后的交易方式,簡陋的交易場所可以說它比上海任何一個“菜市”都差。你的思想、你的情緒、你對金銀幣的感情、想象與理解,驀然間被眼前的“風景”抹剎了,你又多了幾許思考。你再到熙熙攘攘、人頭攢動的南京路,明牌銀樓、老鳳祥銀樓,世界各地的珠寶鐘表應有盡有,可沒有一節柜臺是放金銀幣的。如果我們反思一下,將盧工的金銀幣遷到高雅之堂的南京路與金銀鉆首飾試比高低,那將是多好的宣傳營銷方式。一夜之間或許整個上海人知道了金銀幣;上海人知道了,全國人知道也就為期不遠了。如果再反思一下,全國有上萬家金銀珠寶店,且都實力雄厚、信譽度高,如果每個鋪面放一節柜臺銷售金銀幣,那又是怎樣的一種宣傳促銷方式呢?它會真正走向民間、走向禮品市場、走進收藏領域。這才是金銀幣發展壯大的基礎。
同樣的道理,目前金銀幣的宣傳是滯后的。作為金幣公司來講,記得2002年金幣總公司在中央二臺搞了一個5分鐘的金銀幣知識講座。雖然時間只有5分鐘,但是效果是非常好的,全國許多收藏投資愛好者就是從那時開始進入金銀幣市場的。可惜好景不長,后來不知什么原因停播了。現大家知道的是《中國金幣網》、《中國金幣》雜志,加之近幾年民間辦起的幾個專業網站,這比起全國上萬份報刊雜志、不計其數的大小網站來說是遠遠不夠的。按相關部門統計現金銀幣市值200多億元 ,且每年有近5億元的新品發行,這是一個很大的產業,如果做好,每年按10%的增值就是2.5億元。可惜的是不管是早期的收藏者,還是近幾年的投資、投機者,金銀幣給他們的利潤空間遠遠低于10%,早期的品種大部分還停留在單純金銀的價位上。這不僅是收藏投資者的悲哀,更是發行部門的悲哀。如何扭轉這種局面,金總等相關部門有不 可推卸的責任。
二、金銀幣發展是硬道理
歷史是人民創造的。中國改革開放的最早創意來自于安徽鳳陽小崗村的十幾位農民,同樣中國對越南的邊境貿易,對獨聯體的邊境貿易都是由民間開始的,政府主管部門主要職責是疏導這種行為的規范或秩序的井然,而不是視而不見,置若罔聞。有鑒如此,筆者認為不管是金總,還是廣大的收藏投資者,應該是魚和水的關系。金總如果脫離市場,漠視收藏投資愛好者的需求,就違背了市場的內在規律。最近欣聞國務院總理溫家寶風塵仆仆地到湖北視察,到農家、到工廠、到田野地頭,與農民、工人促膝談心,了解他們的疾苦,那種熱乎勁兒不由得讓在場許多人都熱淚盈眶。那是總理對養育他的土地、他的人民無限熱愛的真情流露。不知金總的負責人作為金幣發行的主要部門了解過金銀幣市場的情況沒有。他們對金銀幣的現狀、未來有什么好的政策沒有。但聞“二級市場不是我們建立的 ,我們沒有責任去扶持。”筆者認為此言差矣!如果沒有二級市場的繁榮、收藏投資愛好者隊伍的不斷擴大,要想金銀幣市場的整體繁榮,那只是一句空話。
但不管如何,我們仍應該有理由相信,人民是推動歷史車輪滾滾向前發展的原動力。金銀幣要發展、要向前是任何人也阻攔不住的。 路就在腳下,目前金銀幣暴露出的問題是前進中的問題,矛盾是前進中的矛盾。只要做到規范交易行為方式、拒絕炒新,努力挖掘早期優秀品種、優秀題材,做到“理性投資,快樂收藏。”金銀幣美好的明天,通過我們不懈的努力,一定會如期而至。
高高興興說:
“理性投資,快樂收藏。”金銀幣美好的明天一定會如期而至
晨芳居士說:
好文章
幣友說:
敢問金銀幣路在何方 ,寫得不錯!
晨芳居士說:
確實不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