曦雨老師是我們“中國集幣在線”最重要的創始元老之一,對“中國集幣在線”的成長做出了很多的貢獻。
曦雨老師是當今錢幣市場最知名的評論家、實戰家,他撰寫的諸多評論文章和觀點得到了方方面面及廣大網友們的一直認同。與此同時,其繪制的K線圖更可以說是當今錢幣市場的“專利”和“獨門功夫”,如今已成為泉友們分析幣市大盤及個品的重要依據。
值此幣市大盤呈現出躍躍欲試之際,我們“中國集幣在線”有幸的邀請到曦雨老師來做客,利用今晚8:00-10:00段的時間,與大家就當今錢幣市場的諸多問題、現象等做一探討與交流,歡迎大家到時候光臨捧場、支持和熱情參與。
========================
[color=#DC143C]2月25日嘉賓:著名幣市評論家曦雨老師[/color]
[flash=500,350]http://www.freewebs.com/eshu188/rili.swf[/flash]
========================
二寶說:
哈哈...有曦雨老師來,我一定來報道和聽講!
三國演義說:
[img]http://www.ccbczpx.com/newclub/UploadFile/2005-2/2005225132547300.jpg[/img]
高高興興說:
歡迎二寶朋友!有什么問題請向曦雨老師提問吧···
晨芳居士說:
二寶兄好,歡迎歡迎
========================
二寶說:
這是曦雨老師最新和最近文章
《貴金屬紀念幣立項工作大討論》
一如既往熱愛中國金幣事業、愛的越深虧得越多的朋友們大家好。
新春伊始、萬象更新,美好祝愿,夢想成真!
希望中。。。
在年假期間,曦雨和業內許多朋友進行了廣泛的交流與誠摯的問候,當然在相互祝福的同時也免不了共同回首2004年的金銀幣市場,大家一致認為,由于多年形成的舊體制得不到及時、有效的改正,致使目前金總內部的管理工作存在相當嚴重的問題,各項工作都不同程度地阻礙未來金幣事業的發展,其中立項工作首當其沖。
在《人民幣管理條例》中得知,貴金屬紀念幣也同屬人民幣范疇,其最終的立項審批權應歸屬中國人民銀行。作為局外人,曦雨不清楚金幣總公司的立項部門的初稿建議,是否也同樣需要人民銀行的貨幣金銀局的審批與監管,人民銀行貨幣金銀局對貴金屬紀念幣和人民幣的立項到底負不負責?曦雨在這里想和大家一起通過對2004年貴金屬紀念幣項目計劃的討論,引起相關領導的重視。
一、 計劃發行時間與實際發行時間的不協調,導致中國人民銀行公告缺乏嚴肅性
中國人民銀行在每年歲尾時都要向社會公布其下一年度的貴金屬紀念幣項目計劃,其公告的制訂應該是周密、嚴謹、科學的。但在去年的金銀幣發行工作中就存在著很多令人費解的問題,比如:有的品種在項目計劃中的時間和實際發行時間不一致,有的在品種在計劃中根本沒有,后來無故增發也沒有說明理由。比如《幻彩觀音》四組,原計劃發行時間為04年4月,而實際發售日期卻推到了12月底,再如《紅十字會》、《工行》、《建行》等原計劃中根本沒有,突然增發也并沒有向社會公開說明其增發的緣由,是否存在其他隱情我們雖不得而知,但我們從中可以看出,中國金幣總公司立項部門在當初擬定計劃時并不細致,也沒有經過深入的分析和研究。
二、立項工作與貴金屬紀念幣的“十六字方針”沖突,使得“總量控制”的精品政策成為空談
“十六字方針”的第一條就是總量控制。大家知道,金銀幣市場若想在未來得到穩定的發展,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嚴格控制總量。在已經遠去的04年金銀幣發行工作中,筆者發現“總量控制”這四個字倒更像敷衍搪塞人民群眾的一紙空文。翻開03年中國人民銀行對外公布的04年金銀幣發行計劃公告不難看出,原計劃項目為八個品種,而當年增發的項目就達四個。試問這種盲目立項、隨意增發、不考慮集藏者實際承受能力、不考慮人民銀行和金幣總公司社會形象的不嚴肅行為,產生了很大的負面社會效應。 通過筆者在網友中的調查,大家普遍認為,在四項增發的內容中,除《神舟五號》外,其它增發品種均屬利潤為主導的商業行為,對于收藏者來講,是根本沒有什么價值的。作為文化載體和法定貨幣的金銀幣,居然成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這些商業銀行周年題材的“文化載體”,更為好笑的是,作為工商銀行、建設銀行的內部員工也沒有買到幣,幣都不知道賣到哪里去了。再則,由于市場價格的無故的攀升,導致工行貓很好賣,而再發行的建行貓就擴容,這種圈錢行為也太明顯了。
相關情況請查閱中國人民銀行相關網站資料:
實際情況:
http://www.chinagoldcoin.net/zhuanti/2004faxingjihua/index.htm
預計情況:
http://news.xinhuanet.com/zhengfu/2003-11/18/content_1184800.htm
“確保精品”精在哪里?
“精”絕不等同于“精制”,“精品”也絕不是“精制的商品”。目前在金總的立項發售體系中就存在著這樣的一種誤區。如西游記一組五盎司金幣在原來項目計劃中根本沒有,后來不知何故,又發行了這枚幣。而恰恰就是這枚幣的盲目增發,這枚幣的一路狂跌,無形中封殺了整個幣市的上漲想象空間,還有麥積山金銀幣,翻開所有大詞典,我國三大石窟是敦煌、龍門、云岡,較少提到的四大石窟說法,才加上一個麥積山,不發云岡先發麥積山,立項部門太缺乏常識了,讓廣大集藏者也尷尬,這種雜亂無章的立項工作又怎能在更廣闊的社會中激發群眾的參與性和傳播金幣文化。
“推陳出新”難見落實。
作為異形幣種的梅花生肖系列,自93年面世以來就一直是廣大金銀幣投資集藏愛好者競相購買的好品種,隨著04年猴幣的發行,這套跨擱12年之久的大系列,終于給收藏愛好者們一個滿意的終結。但令人不解的是,在我們熱盼期待新規格、新工藝、新形狀幣種面世的同時,實在難以想象,金總立項部門居然又推出了莫名其妙的“梅花系列第二輪”,這種盲目、隨意的做法迫使很多喜愛金銀幣收藏的朋友們感到十分費解,不禁要問的是在你們眼里難道就沒見過其他形狀嗎?這樣做會給今后的幣市發展帶來什么樣的后果?給真正的集藏愛好者們帶來什么樣的負擔?那些當初慫恿你們不要猶豫、盡快發行的海外大戶面對目前非常難賣的尷尬局面,現在他們到底又在做些什么?我想該品種在年底禮品行情中的滯銷已經充分的說明了問題。梅花生肖幣,不同于其他幣種,因為它是要用12年才能完成的一個大系列,作為龍頭品種二輪梅花雞尷尬的市場表現,以后還將用漫長的11年來完成的后續品種,將會對未來的金幣發售工作帶來不可小窺的潛在壓力。
三、立項工作對奧運幣發行產生負面影響和潛在威脅
04年9月份旗幟交接章發行時的混亂場面至今我們還記憶猶新。從混亂發售渠道的套牢價格,直到旗幟交接章五環圖案印成四環,被《新京報》暴光。整個過程象個鬧劇。直到今日,這個章的市價也仍然在奧運特許商品全國統一零售價格下方(統一價格910,現價830),這就象一個陰影籠罩在即將發行的奧運幣上方。
最近立項的奧運彩色金條,遲遲不見動靜,中鈔公司的奧運金條已經賣得熱火朝天,金總的呢?立項之初,有沒有做好各方面的協調工作,立項部門有無統一考慮,實在令廣大收藏和投資者失望!
最令廣大收藏、投資者莫名其妙的,在《05年貴金屬紀念幣幣項目計劃公告》中,已經規劃近三年的奧運幣,居然發行計劃日期為“待定”。我們不知道人民銀行在03、04兩年召開的北京奧運幣新聞發布會和公告的承諾到底還算不算數?第一組奧運幣今年能否如期發行,四組奧運、八枚幣能否按《人民銀行2003第十二號公告》全部落實,奧運幣發行到底是象人民銀行領導講的那樣,弘揚國威、為中央銀行爭光,還是要拖全國奧運事業的后腿,給中央銀行帶來負面社會效應?近來在相關網站上有部分網友傳言,奧運幣在發行時間上出現的問題,是因為金總與奧組委之間出了問題,如果情況屬實,那只能進一步證明立項工作的組織準備工作是極其散漫和拖拉的。
建議金總相關領導和中國人民銀行的相關領導在未來的工作中能夠重視立項工作。曦雨今天撰述此文,深知在言語方面確實有些過激,但意在促進金幣工作,希望熱心的朋友們在下面的帖子中踴躍發言,參與討論。
高高興興說:
曦雨老師好文章,代表了廣大集幣愛好者,為推動促進中國金銀幣作出了極大的貢獻!!!
========================
二寶說:
《貴金屬紀念幣設計、生產工作大討論》
中國金幣總公司黨委書記李龍同志曾在“2004年金幣工作會議”上,對如何加強生產工藝,提高設計水品方面,提出了極具前瞻性的18條意見,報告中就當前在設計、生產中所產生的不足和現實存在的問題以及未來更需要進一步提高的工作,作出了明確的指示。但由于長期歷史遺留問題,高水準設計人員稀缺、生產能力落后等原因,致使目前還存在著一些有待進一步加強和改正的地方。設計思路的不夠開闊、生產工藝的落后都在不同程度的制約著未來貴金屬紀念幣事業的更大發展。作為大眾藏品的金銀幣,部分品種已在設計和生產工藝方面嚴重的破壞了貴金屬紀念幣的總體形象,影響了廣大集藏愛好者的熱情,曦雨今天就和大家對相關問題再進行討論,希望引起相關責任領導和廣大集藏愛好者的重視。
一、 個別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錯誤嚴重
由于設計工作的不細致、生產工作的不嚴謹,致使在中國貴金屬紀念幣領域中存在著很多難以理解的問題,下面僅拿出一部分為例。
1、 重大政治性錯誤品種:
A、《臺灣光復》:星條旗下輝映的大臺灣,映射出祖國大陸竟是那般的渺小,屹立在臺北中山堂上的國民黨黨旗,竟是那般的迎風飄揚。如果沒有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字樣,真看不出這枚幣究竟是哪出的。
B、《十五屆冬奧會》:明明是“十五屆”冬奧會,確將其誤寫為“十六屆”冬奧會,這種根本連做夢都想不出來的重大政治性錯誤,今天居然堂而皇之的出現在中國的貴金屬紀念幣上,由此引發出來的一系列問題,將在浩瀚的歷史長河中永留敗筆。
C、《旗幟交接章》:象征著五大洲團結以及全世界運動員公正、坦率、友好精神的奧運五環,居然在即將召開的主辦國的紀念章上出現了“四環”,這種由于生產工作不細致所造成的問題,應該得到金總相關領導的重視。
2、 常識性錯誤品種:
A、《鉑金生肖系列》:在80年代中期,鉑金飾品曾一度風靡了整個中國大地,但由于“鉑”這個字平時就很不常見,再加上鉑金本有的顏色就是白色,所以在許多老百姓中,習慣的稱之它為“白金”,而令人非常難以理解的是,在嚴肅的人民幣領域中,記載著金屬成色標準的名詞居然也印成了“白金”兩字,而且后來竟匪夷所思、一錯再錯的發行了12年。
B、《第24屆奧運會》:在圖案設計中揮舞長劍的女子,竟武藝精湛的將手臂扭曲了180度,這種打破人體生理常規的扭曲運動,片面追求藝術造型的設計工作實難經得起世人的推敲。
3、工作疏漏錯誤品種
A、《第17屆冬奧會》:本來就是男子單人滑冰的圖案,在證書中的解釋居然是“女子”單人滑冰,這種男女不分、胡亂校對的印制的行為,無不讓廣大的金銀幣集藏愛好者們可發一笑,更是讓證書下面簽字的時任行長臉上難堪。
B、《龍鳳呈祥》:年份的失誤和“劇”字少橫,一錯激起千層浪,市價陡然飆升,年利潤竟達3000%之多。
4、 莫名其妙錯誤品種:
A、《中國奧委會成立》銀幣與《十三屆冬奧會》銀幣:按照相關發行計劃和實際發行公告規定,《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成立》和《第十三屆冬奧會》的發行枚數均為每套四枚,但實際情況卻是,中奧三枚,少一枚、冬奧一枚,少三枚,而且原本互不關聯的兩個品種,竟鬼使神差的結合到一起、羅列成一套,被業內許多朋友譽為“怪胎”。這種外國人看不懂,中國人不明白的隨意發售行為,無疑使廣大的金銀幣收藏者感到遺憾,更是中國金銀幣史上的又一大敗筆。
B、《三國演義》:由于海外、國內版別的制約,竟使四枚一套的一盎司金幣拆分東西,劉備的出國,致使留下的關羽、張飛至今還在大多數幣商手中流離。
C、《磨砂幣系列》:在磨沙幣系列中,有好多品種也同樣存在著上述不成套的問題。比如《23屆奧運會》、《足球》等。
二、設計工作:
1、 設計評審人員更應貼近人民群眾
在2000年8月,為了促進我國貴金屬紀念幣在設計方面的不斷提高,適應貴金屬紀念幣事業發展的需要,中國金幣總公司特成立了“中國貴金屬紀念幣設計圖稿及樣幣評審委員會”,通過四年來的努力,該委員會在圖稿設計、制作工藝方面確實加速了整個金幣事業的發展。但筆者認為,在藝術性、學術性、知識性不斷提高的同時,更應該注重,如何才能貼近最終的消費人群才是更為關鍵的。因為立意再完美、設計再出眾、制作再精細的品種,如果實際銷量打不開,那也將是徒勞無功的,比如具有較高藝術欣賞價值的石窟系列、麥稷山等,所以我認為除了要保持現有專家、教授級評審人員外,還要適當增加一些較有造詣的基層金銀幣集藏人士,一個最簡單的道理,當專家們為了追求更高藝術水準而裁定最終設計方案的同時,他們會很直觀的告訴你,他們會買哪一個方案的品種,也更清楚哪些方案下品種才會是更好銷的。
2、 系列品種應該更注重連續性
在眾多的藝術品收藏門類中,大多成套、成系列的品種都是非常講究整體、注重統一的,這樣的做法,不僅能夠保持立意者原有的創意風格,而且更多的會給后來的參與者一個追溯以往,補齊系列的潛在動力。
在彩色金銀生肖幣中,就存在著這樣的問題,從虎開始,正面圖案本來都是整理統一的風景名勝,而到了羊、猴、雞卻變成了漢代象形文、中國民間剪紙和古代青銅器,這樣的設計思路是不細致的,會給整個系列帶來不和諧的視覺效果。希望有關設計部門的責任領導在以后即將要推出的品種中能夠引起重視和注意。
3、片面注重藝術美觀、忽略實際文化內涵;
在京劇系列中,貴妃的藝術形彩、梁紅玉的旗鼓喧嘩、周喻的盛氣凌人、猴王的動觀美感,確實在很大層面上都極大的彰顯了中國京劇藝術的文化色彩,但美中不足的是,如果在當初選材時將目前的四組分為生、旦、凈、丑,估計藝術效果一定會更好。
4、設計思路太過教條;
目前在國外越來越精湛的制幣設計工藝中,傳統的浮雕設計已經越來越不能吸引更多集藏人士的興趣,而新工藝、新格局、新創意的金銀制品則逐漸被更多喜歡集藏的愛好者所接受、所追捧。在當今社會,金銀幣和郵票雖然都同屬比較熱門的收藏領域,但由于其自身的質地載體不同,所以在收藏過程中就必然會出現各為不同的兩種方式,比如郵票,你就是出一枚、買一枚到年底一算也無非就是個幾百元錢,而金幣則不同,如果你的資產不是相當的富裕,出一枚、買一枚,力圖求全的理念,一般人是玩不起的。所以金銀幣的集藏是應該講究類別、講究專題,挑其更具有代表性的精品進行收集的,金銀幣事業若想在以后謀求更大的發展,就必須在現有的格局基礎上,在新品中開拓尋求更新穎的圖案設計,比如鑲嵌幣、異性幣、像形幣等等。
三、生產工作:
1、買幣容易等“盒”難;
在現如今的具體發售工作中,一個莫名其妙的怪現象正在悄然興起,本來就應該有盒子的,竟成了裸幣交易,造成了在熱銷日期中滯銷的尷尬局面,比如新近發行的《人大》幣,幣已經發售了好久,但由于長時間沒有外包裝的原因,以致這種本該應時銷售的熱門品種錯過了最佳銷售期,而形成了原本絕不該出現的被動滯銷局面,也就是這個看似非常微不足道的小盒子,往往就會在很多時候給整個項目的辛苦運作帶來根本就不該會出現的失敗。
2、 工藝提高更須百家爭鳴;
和國外相比,中國貴金屬紀念幣的制作工藝實在是愧不能及,從98年瑞士生產的“古典名畫系列”到我們今天生產的“神話系列”,從20年前英國制造的“牦牛”到現在的“麥積山”,從四年前的“滴水幻彩”到今天的“白衣觀音”,國產金銀幣的工藝怎么總是落后于國外?
中國有句古語,叫做“兩虎相爭,勇者勝”,但在金銀幣制造工藝里,我則更認為“多廠競爭,精者贏”,成立較晚的“國寶廠”在生產技術方面固然有他的先進之處,但總是一花獨放,就會導致不思進取的現象發生。相互競爭、相互才能促進,才能加速未來金銀幣在生產工藝上的顯著提高。現在社會上不是很流行“中標”嗎?我看金總生產部門也應該適當效仿一下嘛,通過類似的良性競爭,我想不僅會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鑄造工藝水品,也許還會在很大程度上節省成本開銷,希望在以后的生產工作中,金總相關責任領導能夠重視此問題。
2、 不配套的外包裝盒與不敢扔掉的塑料袋
外包裝盒的最主要用途是來防止和保護金銀幣由于意外原因而受到損傷,而再其次則是體現美觀和高貴,在最近發行的品種中就存在著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比如《鄧小平》金幣,由于盒子工藝太過粗糙,致使內裝木盒與外包裝紙盒不配套,《普制、彩色生肖雞》由于外包裝盒尺寸過小,導致證書放不下,內部幣孔尺寸過大,導致幣在盒內不能很好的起到固定的作用。
在我國自行生產的金銀幣中,為了降低在運輸當中的磨損,為了增強抗氧化能力,好多品種都包裝了塑料袋,而恰恰就是這個惱人的塑料袋,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其更為重要的直觀欣賞價值,那為什么又不將其剪開呢,因為在國內的金銀幣市場中沒有塑料袋和有塑料袋的價格要相差好多,所以導致你就是想拆也不敢拆,從而也在無形中制約了很多收藏者進行更為直觀而又廣泛的細致研究。
3、 制作太過粗糙的特殊工藝
有著“立邦漆”之稱的彩幣,工藝還需再加強,“彩幣雖美,但只能遠看”這是很多集藏者的共識。另如果表面鍍彩漆料一旦有退色和脫落的現象發生,那我想作為生產單位的金幣總公司相關責任部門應該盡早的拿出解決的辦法和協調方案。
4、防偽功能基本沒有
“假幣”這一客觀存在的重大隱患,應該盡早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由于真幣生產工藝不能迅速提高,目前在很多大中城市都出現了沒有面值的金銀幣仿制品,而仿制技術之高超、之相象無不讓很多見到的人大驚失色。這個問題如不盡早解決,將會在未來的金銀幣發展進程中,起到及其嚴重的制約作用。不要說不像,更不要說它是沒有面值的,如果放任自流、任其發展,那最終會出現的后果將是非常嚴重的,特別是對那些根本就沒有見到過真幣的初學者。
通過各方在近幾年的積極努力,中國貴金屬紀念幣在國際上確實也獲得了不少讓國外先進廠家另眼相看、嘆為觀止的重大獎項,因此這也就更加說明了,只要用心、只要能夠努力的去研究、去分析、去思考,結合更廣泛集藏人士的立意要求,中國金銀幣在設計和制造方面還是會取得更大、更卓有成效的發展的。
========================
雨露說:
歡迎曦雨老師到受課集幣!
我今晚沒有時間,不過我明天我一定好好的溫習今晚的功課!祝曦雨大哥受課成功!
晨芳居士說:
[em23][em23][em23][em27][em27][em27]
曦雨說:
非常感謝居士兄的鼎立支持,希望多多提出寶貴的意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