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稿著作權屬中國集幣在線(www.ccbczpx.com )和《金幣資訊》,如需引用,務必署名并注明摘自中國集幣在線及《金幣資訊》的字樣!謝謝合作!
作者:(廣東)那海濤
根據2005年貴金屬紀念幣發行計劃,《2006年德國世界杯足球賽》金銀幣被列為今年的發行選題之一。作為世界上的“第一體育運動”,又是四年一屆的盛會,中國球迷數量又相當可觀,發行這一套《世界杯足球賽》金銀幣看起來是順理成章的事情。但是,金銀幣發行真正想實行精品化策略,縮減發行規模,對市場產生積極的影響,就必須在選題上嚴格把關,要符合“適當、必要”的要求,如果按照這樣的要求來衡量的話,那么《2006年德國世界杯足球賽》金銀幣的發行就值得商榷。
郵幣卡品種的發行首先要遵循的一個原則就是民族性。因為“民族的才是世界的”,只有本民族色彩濃郁或本國的有影響力的人物與事件才能更容易地得到國人的認同,從今年金銀幣發行計劃所展示的選題來看,其他品種都是紀念本國的人物與事件,而且也是明確的紀念年份,因此從發行上來說是“有理、有利”的,這些也是符合民族性的要求的,更容易得到廣大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的認同,從而為有效的消化與沉淀打下堅實的基礎。而惟獨〈2006年德國世界杯足球賽〉金銀幣的發行在整個發行計劃中顯得有些突兀,讓人頗有些疑惑的感覺。
金銀幣既然發行,就是為了適銷對路,在紀念人物或事件的基礎上,要使受眾能夠接受與歡迎,否則的話,只會出現金銀幣供過于求的情況,不利于金銀幣的消化沉淀,從而影響到該套金銀幣的市場形象,更重要的是,如果金銀幣難以被市場所接受與認同,進而由于供需失衡而導致金銀幣價格大幅下跌的話,那么對整個金銀幣市場也是沉重的打擊,因此金銀幣發行不僅僅是發行方一廂情愿和主觀認識的問題,而應當考慮到整個市場發展的問題。事實上,從大眾的心理來進行分析的話,我們可以想象,2006年德國世界杯遠不及2002年世界杯那么有影響力、那么受關注、那么能受到大家的重視,因為中國足球隊在小組賽階段惡劣的表現和已被淘汰的事實以及中國足球混亂的現狀都讓廣大群眾失望至極,這股怨氣至少還需要相當長一段時間才能得到平復,而在目前情況下去發行〈世界杯〉金銀幣無疑是在不適當的時機選擇了不適當的發行品種,很難得到受眾的接受與歡迎,更何況今年也不是世界杯舉辦年、中國也不是世界杯舉辦地,對中國大眾來說,這是一屆若即若離、我們只能當看客的大賽,很難激發起大家更大的興趣,從金銀幣發行到世界杯開賽之間一年的時間距離,又很難使該套金銀幣產生足夠的熱點效應,因此就算其發行,也很難有出彩的表現,市場能不能認同很值得疑問。
再者,2008年北京奧運會離我們越來越近,北京奧運會系列紀念金銀幣的發行即將拉開帷幕,相比〈世界杯〉金銀幣而言,北京奧運會系列紀念金銀幣更應該是這兩年金銀幣發行中的重頭戲,雖然世界杯與奧運會所能產生的熱點效應都比較強勁,但就中國的情況和群眾的愿望來看,2008年奧運會無疑更具有轟動效應,能夠第一次承辦奧運會、擔當東道主的意義要遠比關注一屆遠離中國、又與中國隊無關的世界杯來得重要,因此,不難想象,對于這兩大題材的紀念金銀幣,至少在我國收藏愛好者和投資者的心目中是有所差別也有所取舍的,北京奧運會系列金銀幣的受歡迎程度肯定要高于〈2006年德國世界杯足球賽〉金銀幣。所謂“兩虎相爭,必有一傷”,今年北京奧運會系列金銀幣和〈2006年德國世界杯足球賽〉金銀幣都將發行,形成相互競爭又相互沖擊的局面,較量之下,〈2006年德國世界杯足球賽〉金銀幣難免會處于下風,影響到其市場表現,而同時又會對北京奧運會系列金銀幣的良好產生產生一定的沖擊和資金分流等消極作用,從而削弱北京奧運會系列金銀幣的市場表現,這樣一來,就容易形成“兩敗俱傷”的局面,對整個金銀幣市場而言無疑是不利的。
所以,從上面幾個方面的因素來分析的話,筆者以為〈2006年德國世界杯足球賽〉金銀幣的發行雖然不是沒有一定的道理,也有其一定的紀念意義與價值,但如果通盤考慮的話,勉強發行似乎很難讓人接受,特別是在與北京奧運會首套金銀幣的發行產生沖突的情況下,如果再選擇同屬一個大的題材范圍但又明顯處于下風的〈世界杯〉金銀幣來發行的話,無疑并非明智之舉,無論對北京奧運會金銀幣還是〈世界杯〉金銀幣來說都是不利的,更何況,世界杯足球賽在2006年才舉行,即使要發行金銀幣,也完全可以將發行時間延至2006年世界杯舉辦時,這樣更具有熱點效應,能夠帶動該套金銀幣的銷售與市場運作,同時也避免于北京奧運會首套金銀幣的“碰車”,這樣才有可能形成兩全齊美的結果。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5-2-24 18:17:45編輯過][/color][/al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