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應當努力增加內需
記者:中國也不可避免地受到這次金融危機影響。您也知道,現在中國經濟增長也在明顯放緩,沿海一些企業面臨嚴峻挑戰,您認為危機對中國的具體沖擊表現在哪些方面?中國應該如何應對這場危機?
林毅夫:總的來說,這次金融危機對中國直接沖擊比較小。我們在次級債上的損失不大。
但并不能說就沒有間接影響。間接影響就是美國經濟會放緩。而考慮到中美貿易規模龐大,這就會影響到中國出口。盡管中國出口到美國的產品,以生活必需品為主,這些是收入彈性比較低的商品,但如果美國人的收入減少或者停止增長,那么消費就會減少或增速放緩,這就會影響到進口。
至于中國應該如何應對這場危機,我認為在國際經濟形勢比較疲軟的情況下,我們應該增加內需。中國在刺激內需方面還有相當大潛力。一方面我們城鄉差距很大,新農村建設還有許多項目可做,基礎設施建設的空間也很大;另一方面,中國財政狀況也比較好,有刺激內需的力量。
中國資本入美投資好時機?
記者:一些經濟學家認為,現在可能是中國資本入美投資的好時機。您對此怎么看?
林毅夫:我倒不認為現在就是資本入美的好時機。中國相對來說是一個資本短缺的國家,我們必須把流量和存量的關系搞清楚,外匯很多,人均以后呢?很少!我們的人均資本還不是多到可以輸出到資本豐富的國家。
發達國家人均資本比我們更豐富,在這種情況下,其實我們要談的應該是怎么用這個資本讓我們的經濟得到更好的發展。我們有那么多外匯,應該怎么用呢?
既然我們資源相對短缺,那么我們投資的方向,就是應該去獲得資源;蛘甙奄Y本投向我們的產品想進入的那些市場,用來幫助中國產品進入國際市場。
美國一些企業有一些技術,我們應該結合我們國內的優勢,然后購買它們的技術,進入到美國市場和國際市場,這是一個比較好的結果。就像聯想,聯想生產個人計算機,這雖然算高科技,但已經是比較低端了,我們國內也基本掌握了。IBM個人電腦技術上確實有一點先進,但也不會先進許多。但聯想通過購買IBM個人計算機,然后利用這個品牌進入美國和世界市場,這樣就比較合適。如果你去買AIG等金融企業,美國人都經營不好,你還去買?我認為,這不是我們的優勢。
我覺得我們在這個事情上應該保持清醒,不要認為我們這15000億美元的外匯很多,人均以后,真的很少。(據新華網)
本文原連接地址:http://blog.jibi.net/u/207/archives/2008/19941.html
更多博文請點擊:錢幣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