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受奧運會第一、第二組紀念幣暴跌的影響,整個幣市人氣驟然降溫,恐慌性的“空氣”彌漫北京、上海市場,經營戶和投資者均感受春寒料峭。特別是,1997年的行情泡沫破滅歷歷在目,更加劇了市場人士的憂慮。投資者擔心“金銀幣的熊市是否提前到來”“97年的崩盤是否會重現”,鑒此,筆者通過自己在資本市場的經驗以及在金銀幣市場的投資經驗,得出這樣一個結論:中國金銀幣長期向好趨勢不變,調整是為了使行情走的更好更遠,以價值投資和收藏的心態買入金銀幣是目前調整行情中最好的策略。
第一,本輪行情屬于材質推動型行情。我們知道,前幾年接近黃金價格和白銀價格的優秀題材本色金銀幣遍地都是,許多接近材質的都被金店和銀店化成原材料了,導致價值低估的紀念幣的價格在黃金、白銀價格的走高下呈現被動性的上升行情。除了少部分被投資者控盤人為拉高外,大部分的金銀幣的價格都是屬于低估的,根本沒有體現金銀幣的收藏屬性,也包括一些在160、170元的熊貓銀幣。中國的熊貓金銀幣不能算真正的投資幣,她的許多方面都存在收藏幣的屬性。
第二,本輪行情沒有出現全面暴漲的特性。我們知道,投資市場的規律是從慢牛到快牛到瘋牛,從理性到博傻,經過這樣一個階段后,行情急轉直下,牛市轉變為熊市,比如去年的股票市場。我們知道,1997年行情中,熊貓銀幣是接近1000元,本色銀幣大多是上千元,但是目前銀幣包括彩色銀幣150-300元的銀幣比比皆是,他們淪為了金銀幣的最底層,只有他們翻身得到解放,才能算得上真正的大牛市。所以,這輪行情沒有社會大眾、沒有社會大資金大力介入搏殺,所以,不可能出現瘋狂殺跌行為,即便黃金價格暴跌,也不會出現這樣的局面。既然沒有暴漲,暴跌的理論就不存在。
第三,奧運幣不是本輪行情的龍頭幣。中國金銀幣,理性的分析,還是以送禮為主,投資和收藏為輔這樣的格局,這種格局在一定時間內將長期存在。所以,奧運會紀念幣,除了一些大的經銷商以外,小的經銷商根本沒有存貨,基本已經消化到社會老百姓手中。為什么這段時間老百姓的購買能力降溫很快,主要是股票市場損失太大了,導致他們沒有心情、沒有能力去搞收藏,只要短時間社會需求下降,只要一有變現盤,整個市場就感覺有很多貨源了,這就是人心的恐懼與貪婪。近幾年,奧運幣只是走獨立行情,根本沒有帶動大盤。包括老精稀以及彩色金幣板塊,都是金銀幣市場的靈魂板塊,他們確實體現了中華錢幣文化的精髓、體現了收藏市場物以稀為貴的不二法則。其他一些接近材質的本色金銀幣、彩色金銀幣,都是在走撥亂反正之路,小荷才露尖尖角。就因為奧運會金銀幣從來不是本輪領漲大盤的英雄,所以,他不能也不會成為大盤走熊的導火索。
投資市場諺語:沒有只漲不跌的市場,也沒有只跌不漲的市場。所以,金銀幣價格的漲漲跌跌,非常正常。筆者認為,有了奧運藏品群體拓展的鋪墊,后奧運時代,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的發展前景更加廣闊、發展機遇更加誘人。
第一,后奧運時代,金銀幣市場面臨著更加難得的發展機遇。中國人從來都是敢作敢為,奧運舉辦前夕,奧運幣及奧運衍生品充斥整個收藏品市場,如果計算市值,將是一個驚人的數字,所以,社會大眾通過收藏奧運貴金屬產品,以及通過網絡搜索引擎,初步形成對中國現代貴金屬紀念幣(章、條)的認識,特別是中國金幣總公司通過這幾年大規模的社會化宣傳,提升了作為官方發行或總經銷單位的社會知名度。在后奧運時代,再也沒有比奧運更能吸引社會大眾眼球的題材了,衍生品的發行與銷售也將步入艱難的境地,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金銀紀念幣的有效社會需求將進一步加大,將徹底封殺金銀幣的下行空間。另外,由購買衍生品的社會大眾,也將部分轉化為購買金銀幣的潛在投資、收藏者。所以,后奧運時代,金銀幣市場的發展還將延續牛市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