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計劃發行量:500枚
2、實鑄量:從上海造幣廠的原始鑄造量檔案里,我個人只查到了以下兒童年金銀幣的實鑄量:普通金幣、加厚銀幣、普通銀幣、噴砂銀幣,唯獨缺加厚金幣的實鑄量。另外,以我本人這幾年和國內外頂級藏家、頂級幣商請教的結果,實鑄量應該遠少于500枚。理由是:當年兒童年加厚金幣本來就是派拉蒙公司準備出售給國際硬幣界的高級藏家,該幣有相當部分和其他國家所發行的兒童年加厚金幣一道裝幀在一個特制的精美大盒中。由于售價過于高昂,派拉蒙公司絕對不會一次性履行申請生產訂單,而會先行鑄造部分來試探藏家是否真正青睞該套加厚金幣。
3、存世量:據本人和國際上經銷和收藏中國金幣的幣商、收藏家、錢幣學家等接觸后了解到,目前在以下國家(地區)有此幣出現:美國、德國、日本、中國大陸、臺灣、香港、俄羅斯、奧地利、巴西,存世量很可能不到50枚。兒童年加厚金幣和眾多新中國大金幣的不同之處在于:許多5OZ以上規格的大金幣本身發行量就少于100枚,這在先天上保證了其價值的珍稀。而兒童年加厚金幣則經歷了完整的生產、銷售、沉淀、熔毀等過程,這種珍稀比大規格金幣的珍稀難度還要高出不少。國際兒童年加厚金幣是新中國小規格貴金屬幣中的幣王,由于歷史造成的頂級珍罕而導致目前國內外很多藏家對其格外重視。最新的三次公開交易紀錄是:1、07年德國慕尼黑幣展,由澳大利亞幣商售出1枚;2、07年初奧地利錢幣拍賣會,由俄羅斯一大收藏家召入麾下。3、07年12月上海東方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首屆錢幣大型拍賣專場,由北方一位企業家羅致囊中。
另外,以下一些數據可以證明該幣的珍稀程度:據了解,美國經銷新中國金幣最權威的幣商之一、克勞斯世界錢幣目錄顧問Robert Mish先生在長達20多年的經銷新中國貴金屬幣章過程中,經手該幣不超過4枚;而同期過手的80年普萊西德湖冬奧會和中國奧林匹克委員會加厚金幣則非常多。還有,據收藏大家陳景林先生回憶,從97年至06年的香港國際硬幣展銷會上,冬奧會和中奧會加厚金幣每年都出現一些,但兒童年加厚金幣在10年間僅出現過1次。而來自大收藏家李國英先生的目擊經歷更有說服力:他本人在德國收藏中國金銀幣超過15年,其間僅見過兒童年加厚金幣2次(其中1次為過手,另1次為07年的慕尼黑幣展上目睹)。李先生過手珍貴東西極豐,甚至曾經收藏過92年古代科技發明1組地動儀和指南針公斤金幣(發行量均為10枚,屬于大珍品)。在新中國貴金屬幣里,國際兒童年加厚金幣是他認為收藏難度最高的幣之一。
在國外,幣商們和彼此生意伙伴之間的聯系非常緊密。一些資深幣商基本上可以通過幣商內部圈子找到所有的珍罕幣。但即便渠道通暢如Mr. Robert Mish,陳景林先生和李國英先生,都在長達10多年到20多年間很難覓到國際兒童年加厚金幣,可見該幣的集藏難度的確非凡。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在國外版的加厚金澆花說明書中,首次提到了設計者陳堅先生的名字,并稱贊他是中國非常優秀的設計師和雕刻師。在貴金屬幣說明書中出現設計者的簡介,這無疑豐富了中國金幣文化的內涵,同時也增強了社會大眾對中國金幣的認知度。
通俗地講,該幣在中國當代貴金屬幣中的地位相當于紅印花小字當壹圓郵票在中國郵票中的地位一樣。
以上所知,是經過本人和眾多國內外頂級藏家、錢幣商、錢幣學家和專業人士請教和探討的結果。當年(1980年)國際兒童年加厚金幣誕生時,本人尚處于年少時期,自然無法感受加厚金澆花的整個銷售歷程。這篇文章的目的是拋磚引玉,大力歡迎對該幣銷售/沉淀/熔毀過程有清晰了解的專家可以向大家提供更為詳盡的歷史資料。當然,我個人也會不斷努力,爭取更充分地挖掘該幣背后的歷史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