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市西關古玩商會常務副會長、收藏家鄭朝暉認為,我國參加奧運的歷史并不很長,奧運題材紀念品的收藏形成一個單獨門類需要一定時間,雖然目前已有眾多收藏愛好者,但大部分是被參與北京奧運的熱情所推動,缺乏形成相應市場買方和賣方群體的條件,"估計在奧運會之后藏品價格要繼續向上會比較困難,大家手里都持有奧運主題紀念品,但找不到出手的途徑。"
據了解,在實際收藏中,小到奧運會比賽門票、宣傳畫、火花,大到奧運會的獎牌、火炬、紀念牌,以及比賽秩序冊、指南手冊、服裝等物品都具有一定歷史價值和紀念意義,也都屬收藏品之列,但是"目前我國不少收藏者對收藏的認識脫離了單純的愛好范疇,許多人士將收藏直接看作投資的一種渠道,這就要求藏品必須具備稀缺性和內在價值,這樣才有未來升值的潛力"。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收藏界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對于大眾收藏而言,稀缺性最為關鍵。
記者查閱北京奧組委官方網站,在其公布的商品目錄上,奧運特許商品包括胸章、非貴金屬制品、貴金屬制品、服裝服飾、帽品、工藝品、毛絨制品與玩具等十幾類,總數幾千種,對于這些藏品的投資價值,鄭朝暉建議,傳統的、權威性的奧運紀念品或者藏品比較好,例如金幣、銀幣等貴金屬類紀念幣,本身材質即有較大價值,"再加上顯眼的題材,積累下來升值是可以預料的。"
他表示,傳統指的是本身就屬于收藏領域的一個品種,不因奧運而單獨出現,如金、銀幣等;權威是指發行機構的權威性,主要是奧組委,其他機構發行的紀念品都有涉嫌侵權的嫌疑;最后需要關注的是發行數量,"比如一些鑰匙扣等奧運紀念品,我覺得就沒有太多收藏的價值,因為發行量太大了。"
奧運行情是結束還是開始?
紅五月過去了,紅六月也過去了,只有一個概念還讓人不死心:奧運。經歷周線七連陰后,A股市場上周首度收出周陽線,上證綜指全周累計上漲6.99%。投資者們憧憬的奧運行情,似乎真的要來了。宏觀調控或將放寬,CPI增速放緩,中報業績超出預期……暴跌后的市場正在為奧運的到來預熱嗎?經歷了太多似是而非的利好,投資者需要問的是:奧運行情來過了嗎?奧運行情還會來嗎?
奧運概念股悄然崛起
奧運行情,真是說來就來。6月20日起,在A股還籠罩在一片愁云慘霧中時,不少奧運概念股已經偷偷啟動了,兩周下來漲幅明顯。截至上周五,中視傳媒漲幅高達67.67%,中體產業漲幅33.93%,西單商場的表現也一直不錯,漲幅達30.93%,北京旅游等奧運概念股更是出現連續漲停走勢,截至上周五,北京旅游大漲73.26%。
Topview數據顯示,在這些股票買入前十大名單中出現的各大營業部,其中不乏一些著名的游資"聚集地"。業內人士表示,快來快去的游資在短時間內將這些奧運概念股炒高,這些個股的后市或將面臨不小的考驗。
"這類個股能升多高,延續性如何,是很成問題的。"廣發證券首席策略分析師游文峰表示,這波行情不會持續太久,這類純粹的概念股也很難再有新的突破。
"回頭一看,才知道奧運概念股已經漲起來了。"平安證券分析師李先明說,奧運題材真是包羅萬象,旅游、航空、酒店、環保……選擇個股很難,往往是漲過一波了,大家才回過神來,可惜機會已經過去。
從近兩周來的漲幅榜可以看出,漲幅靠前的基本都為概念板塊和超跌反彈股。那么,投資者心目中真正的奧運行情,也就是整體性的大盤復蘇,能不能到來呢?
政策面趨穩業績面好轉
"其實,除了奧運這個外部利好,目前的A股走出好行情的可能性也在增加。"李先明表示,一是中報業績超出預期,二是市場此前大幅調整,積累了反彈動力。與此同時,市場最重要的力量---基金,目前已經到了"減無可減"的程度,都已到了最低持倉比例,其做空已經沒有籌碼。
另外,市場傳言6月份CPI增速將降低至7.1%。"業績、通脹,這兩個不確定因素,現在看來都沒那么可怕了。"李先明說,"比如銀行股,上半年的利潤增長都在50%以上,遠沒有想象的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