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方 曉 中國商報
9月18日至19日,“北京·報國寺首屆錢幣文化節”在京城報國寺舉行,這也是國內首次舉辦的錢幣文化節。其傾力打造的中國古代錢幣精品展,世界金銀幣、紀念幣展銷和錢幣珍品拍賣會,錢幣收藏專題研討會以及收藏者交流交換等多項活動,吸引了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的錢幣收藏愛好者。與會者普遍反映,此次錢幣文化節不僅充分展示了錢幣文化的內涵,而且為持續火爆的錢幣行情起到了有效的引領作用。
古錢幣競展風采
在報國寺中國銅器館舉辦的“中國古代錢幣精品展”上,展出的上百種從春秋戰國至民國時期的錢幣,著實讓不少錢幣收藏愛好者大開眼界。尤其是歷代方孔錢,當之無愧地成為展覽上最搶眼的藏品。
此次展出的方孔錢種類多達300余種,且精品迭出。如一枚天佑通寶元末起義軍方孔錢,屬起義軍錢幣,較為少見,目前市價在2000元左右。還有一枚順治時期的天聰通寶,被專家譽為“可遇不可求”的藏品,其價格在5000元左右。此外,像王莽時期幣制改革后發行的方孔錢如大泉五十,以及見證安史之亂的得壹元寶和順天元寶都是難得的歷史見證物,具有較高的歷史和收藏價值。
歷代方孔錢吃香,先秦的古錢幣也魅力十足。據介紹,此次參展的先秦古錢幣種類有20余種,既有原始空首布、聳肩尖足空首布、平肩平足空首布,還有各種類型的方足部、橋足布、三字刀、四字刀等,其價值高達幾十萬元。
許多錢幣收藏愛好者表示,通過展覽,他們目睹了許多古錢幣珍品的“芳容”,更重要的是,提高了他們的鑒賞能力。
銅鏡搶眼拍場
一面無底價拍賣的戰國四山鏡,競拍者一開價就是2000元,馬上又有一名競拍者叫出3000元。沒過多久,該面銅鏡竟突破5000元大關。最終,經過一番激烈的龍爭虎斗,458號競拍者以9200元的價格收入囊中。而該銅鏡也為拍賣會贏得了開門紅。事實上,類似的激烈競投場面在本場拍賣中屢有發生。外加多數錢幣珍品是以無底價形式上拍的,藏友們難擋這樣的誘惑。拍賣結束后,許多泉友認為,此次拍賣為報國寺今后舉辦類似活動奠定了基礎。
銅鏡是錢幣拍賣中的佼佼者。北京銅鏡收藏愛好者宋先生這次可是滿載而歸。一個東漢海獸葡萄鏡7000元;一個東漢人物車馬鏡11000元;一個東漢龍虎鏡50000元。宋先生十分自信地對記者說,這些銅鏡的價格再漲30%肯定沒問題。談及原因,他認為,以前銅鏡作為出土文物,不允許拍賣,而現在有關部門已默許了拍賣公司拍賣銅鏡的做法,從而打開了銅鏡的市場。此外,銅鏡本身也具有很高的歷史價值和藝術價值,不同年代的銅鏡都有不同的風格,通過它們的風格,就能了解那個年代的歷史和文化的特征。
古錢幣行情一路高歌
近年來,國內古錢幣市場行情一路攀升,甚至有藏友斷言:古錢幣沒有不漲的。漲得到底有多快,參加報國寺錢幣文化節的藏友們恐怕感觸最深。
據了解,不少古錢幣在短短幾年內就翻了好幾番。如東周空首布,兩年前的價格為9000元左右,如今已是兩萬元的身價。最常見的盧氏斜肩空首布,2002年為1600元左右,現在最高可達到3500元。就連北宋普通錢幣,2002年時,1元錢還可以買兩三個,現在只能買一個。
北京市錢幣學會理事錢卓先生說,如今古錢幣的價格整體上揚。談其原因,他認為,首先是資源稀缺,而收藏者隊伍卻在擴大,古錢幣供不應求,價格自然水漲船高。其次,有實力企業家的加入。相對于字畫、瓷器等藏品而言,古錢幣的價格要便宜許多。再次,目前做專題收藏的人越來越多,這些收藏者們往往都想在某一專題上收集的藏品越多越好。而一些賣主也正好鉆了這個空子。如專集宣和通寶背陜,其中好的錢幣兩三年前600元就能到手,現在竟漲到了3000元左右。最后,一些實業界集體單位想辦個博物館或展覽,也需要購買大量錢幣,這也抬高了古錢幣的價格。
此外,也有收藏者表示,古錢幣火,拍賣會功不可沒。如今許多收藏者都愿意上拍賣會“淘寶”。因為拍賣行至少能在一定程度上為藏品的真偽把關,加上像報國寺拍賣會推出的無底價拍賣形式,給了競拍者很大的競爭空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