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金交易有望推行T+D新規 |
發布日期:2004-9-14 9:04: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
“隨著中國黃金市場的成長,我們將逐步推出包括遠期和期貨在內的各種黃金衍生產品業務。”9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在上海舉辦的2004年倫敦金銀市場協會年會上說出了最令與會者振奮的一句話。
而此時,離上海黃金交易所8月16日開始啟用新交易系統,并試行推出遠期交易的新品種——T+D(到期合約+延期交收)僅僅過了21天。
和此前推出的T+D相比,這次的黃金交易品種因為可有最長3個月的延期交收,而被業內人士紛紛視為金交所面向未來推出黃金期貨的一個試水之舉。
期貨雛形
“現在推出延期交收,其實就是期貨的雛形。”事實上,盡管上海金交所出言謹慎,但對于這次試行的新交易規則,業內外的看法還是頗為一致。
從市場反映來看,16日開始兩天,T+D延期交收的持倉量都在十多公斤左右,從量上看,并不是很大。但是,記者獲知在此前于6月底開始的上海黃金交易所在為此次新規做的熱身模擬交易競賽上,128家會員單位還是表現出了極大的熱情。上海金幣投資公司許志鵬告訴記者,在模擬交易時,就感覺到T+D的投資和原來的品種相比,雖然風險要大,但好處非常明顯:收益率高,占用的資金量比較小。而且據悉,對金交所會員規定,在限倉范圍內是10%的保證金,代理客戶是15%。
特別讓金交所會員感到高興的是,為了供求平衡,金交所還推出了延期補償費率規定,由商業銀行、黃金生產、加工、冶煉等會員和交易所委派人員組成專門的現貨延期補償費率議定委員會。在試交易期間,延期補償費率暫定為萬分之三/日;超期補償費率暫定為:延期6-10個交易日的合約,增收萬分之一/日;延期11-15個交易日的合約,增收萬分之二/日;延期16-20個交易日的合約,增收萬分之三/日;延期超過20個交易日以上的合約,增收萬分之四/日。對交易各方來說,持有合約期限越長,延期補償費率相應越高。
相比其他一些同行而言,從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作為來看,從2002年10月開業至今,上海金交所在推出市場新型品種方面的步伐也是相對比較快速。“越是考慮品種多,將來無論是對會員還是個人投資都有好處。”
上海金幣投資公司交易員許志鵬告訴記者,T+D的優勢在于,用金企業可以通過這個合約形式來鎖定價格,鎖定成本。投資企業則可以實行有效的投資,例如,某個企業如果判斷后五天金價上漲,那可以在五天前先買入。“這個(T+D)和期貨的套期保值比較相似,T+5是5天之后必須交割,而T+D是一種合約的形式,不允許轉讓,只能開新倉。現在這個T+D可以在規定的90天期限內買空賣空。”
其實,對于像上海金幣投資公司這樣的用金企業來說,通過T+D交易方式,可以充分通過以投資和套期保值的方式,來鎖定年底諸如賀歲金幣、金條等項目的價格風險。
T+D新規
“我們現在還是試行階段,一切結果需要過段時間才能看出。”對本報記者提出的采訪要求,上海黃金交易所負責公關事務的顧文碩在電話里婉言謝絕。有意思的是,對“期貨”一詞,顧文碩非常果斷地給予一口否認,而是再三強調新交易方式的“現貨交割”基礎。
不過,從上海黃金交易所網站顯示的資料表明,新《現貨交易規則》在規定的時期內,和期貨的一些合約相對照,還是表現出驚人的類似。
根據新的《現貨交易規則》規定,黃金交易將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采取自由報價、撮合成交、集中清算、統一配送的方式,同時提供詢價等輔助交易方式。報價方式為人民幣元/克,人民幣元以后保留兩位小數。金條交易的最小單位為50克,鉑錠和金錠交易的最小單位均為1千克。
在新公布試行的《現貨交易規則》中,明確規定,黃金交易方式包括全額交易、AuT+5交易、延期交收交易和三個月以內中短期現貨合約交易。會員可以自行選擇通過現場或遠程方式進行交易。其中,延期交收交易和三個月以內中短期現貨合約交易及期貨交易相比,只是一步之遙。
“這個90天的合約,和英國倫敦金屬交易所的3月黃金期貨合約已經非常近似。”美國瑞富集團上海辦事處總裁汪炳良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認為,它們之間的區分其實就合約來說是不太容易。但是有一點可以區別,就是看合約到期是否一定要現貨交割。不過,新推出的T+D交易方式就其在規定期限內的作為,在汪總眼里,儼然是一副期貨面孔。
距離
上交所在成立之初就帶有“建設成以金融投資業務為主的金融市場”的使命,因此對這次的試水頗為躊躇滿志。
然而從目前市場反響來看,這一“準黃金期貨”與真正為市場普遍接受還有相當的一段距離。
上市當天的雙向計量交易量是24千克,實際上只相當于以往的12千克。雖說預期的交易不會太火爆,但是市場對這一新品種表現出的冷淡仍然令人感到意外。
有分析說,上海黃金交易所的金融類會員會成為“現貨延期交收業務”最主要的參與者,一旦這些單位進入市場,“成交量將會急劇放大”,這種說法也頗為勉強。
上交所的金融類會員絕大部分是銀行。記者在對北京一些銀行的采訪中了解到,雖然北京的諸多銀行都有做黃金業務的長遠設想,而且也做了一些工作,各大銀行早已成為上交所的會員單位。但是,對于“準黃金期貨”的相關情況,銀行方面具體負責黃金業務的人士也說不出個所以然來。“我們是派了一個同志去上海學習了新交易系統,當然也包括現貨延期交易的一些東西。但是具體的情況,我們也不了解。”
“最快也要10月,總行方面才能有所行動吧,下達到我們這里,時間肯定要更久了。”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中國銀行北京分行的一位負責人才對“準黃金期貨”在該行上市的準確時間,給出了一個算是明確的答復。
“至于我們的代理業務何時可以開展,也要看市場需求如何。至少到目前為止,老客戶中向我們咨詢黃金現貨延期交收業務的客戶鳳毛麟角,而個人投資者則根本沒有機會參與到T+D交易中來。”一位銀行負責黃金業務的人士的一段話,道出了目前交易冷淡的一個原因。
在全國范圍內個人黃金投資做得頗有心得的高賽爾金銀公司,也表示對T+D沒有興趣。“我們做的是一個細分的黃金投資市場,不打算參與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現貨延期交易。”高賽爾的董事總經理周里昂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
此外,黃金市場最大的市場主體——用金企業,對“準黃金期貨”也還是持相當謹慎的態度。“我們目前還沒有參與上海黃金交易所的現貨延期交收業務的打算。”京城一家珠寶企業的投資部人士對記者說,“雖然參與黃金市場的投資可能獲得較大的收益,但我們絕大部分資金都用在黃金原材料的儲備上,我們承擔不了黃金期貨市場的巨大風險。”
由此看來,距離周小川行長的“就目前情況看,發展個人黃金投資業務是一個較為現實的選擇。目前中國國內居民儲蓄余額已高達12萬億元,從宏觀上講,可以拓寬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渠道,調整貨幣供求”的目標,上海金交所顯然還需要時間,當然更包括政策。
資料鏈接
現行黃金交易方式:
全額交易是指買方會員及客戶必須在交易前將交易的全額資金存入交易所指定賬戶;賣方會員及客戶必須在交易前將交易的全部實物存放在交易所指定倉庫。
AuT+5交易是指實行固定交收期的分期付款交易方式,交收期為5個工作日(包括交易當日)。會員及客戶以一定比例的首付款確立買賣合約,合約不能轉讓,只能開新倉,到期的合約凈頭寸即相同交收期的買賣合約軋差后的頭寸必須進行實物交收。
延期交收交易是指以分期付款方式進行交易,會員及客戶可以選擇合約交易日當天交割,也可以延期至下一個交易日進行交割,同時引入延期補償費機制來平抑供求矛盾的一種現貨交易模式。
三個月以內中短期現貨合約交易是指買賣雙方在交易成交后T+X日(X為現貨合約交易的合約期限值,最長為90天)辦理清算與交割的交易。
來源: 經濟觀察報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