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緒元寶試機幣的“同門兄弟”曾在美國拍出18.7萬美元的天價
本報組織的古錢幣專場鑒賞活動人數盡管不多,但展示的有價值的古錢幣卻不少。
光緒元寶試機幣
重慶大學李先生帶來的兩枚錢幣讓人嘖嘖稱奇。一枚是光緒元寶的試機幣。正面上方為“奉天省造癸卯”,中間為“光緒元寶”,背面為蟠龍圖案,四周環繞英文“奉天省?庫平銀一兩”。
這枚銀元俗稱“奉天一兩”,光緒二十九年由奉天省(今遼寧)造幣廠鑄造,其試鑄后未發行,十分稀罕。1991年6月4日在美國加利福尼亞超級展覽館世界錢幣拍賣會上,起拍價為3.5萬美元,最終以18.7萬美元被臺灣錢幣收藏家張秀清收入囊中。這枚銀元也成為迄今我國錢幣在世界拍賣會上價格最高的銀元。
李先生收藏的是試機銅樣,是銀元正式生產前用鋼板來校對圖案。
李先生帶來的另一枚銀元是民國3年的“袁大頭”。這枚銀元的過人之處在于其重量超過200克,是一般銀元的8倍,同樣是當年的樣幣。
李先生介紹說,這兩枚銀元是自己多年前用4本文革郵票與重慶大學劉姓老教授的后人換的。這位老教授解放前曾是中央造幣廠副廠長、桂林造幣廠廠長,后來在中央大學任職,曾是著名經濟學家馬寅初的同事,這兩枚流傳有序的錢幣應該是真品。
兩位專家認為第二枚“超胖”“袁大頭”是真品無疑,但對第一枚“奉天一兩”上的龍鱗圖案產生了疑問,認為如果是機制幣,不應該模糊。
“八思巴文”大元通寶
市審計局干部曾昭平及其兄弟帶來的古錢幣同樣令人大開眼界。一枚是元代的“大元通寶”,這枚錢幣上的文字是已經消失的“死文字”八思巴文。
八思巴是藏傳佛教薩迦派的第五代祖師。被忽必烈尊為“國師”。八思巴后來奉命制定拼音文字,俗稱“八思巴字”。伴隨著元帝國的消亡,八思巴文成為一種“死文字”,我們今天只能在八思巴文錢幣及其它元代文物上見到它。
據介紹,元代主要流通紙幣,鑄錢且以漢文為主,這枚用八思巴文鑄造的“大元通寶”屬于初鑄版錢幣,文字深峻,錢體厚重,沒有流通痕跡。
金代大定通寶
曾昭平還有一枚更為罕見的金代“大定通寶”當十大錢。“大定通寶”是金世宗所造貨幣,“大定通寶”與前代古幣相比,洗練凝重、文字秀美、規格嚴謹更勝一籌。
據說這枚錢幣只有清末民初錢幣大收藏家丁福寶的錢譜《古錢大辭典》上有,十分珍貴,后世很少有人見過。曾昭平認為自己收藏的這枚“大定通寶”從字體、銅制、銹色、形體等幾方面應屬真品,陜西省錢幣學會專家也看過,并希望將這枚錢幣留在陜西省博物館。
我市兩位專家認為曾昭平收藏的“大元通寶”沒有疑問,“大定通寶”確是美錢,由于極少有實物,尚需求證。
來源:重慶晨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