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黃金市場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市場,也是歷史最悠久的黃金市場。1804年,倫敦取代阿姆斯特丹成為
世界黃金交易的中心,1919年倫敦黃金市場正式成立,1982年倫敦黃金期貨市場宣告成立。目前,倫敦黃金市場每周的交易額高達20-30億美元,在世界黃金市場交易總量中的比重為43%,不僅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銷售市場,也是大多數國家中央銀行進行官方黃金交易的場所,更是世界其他國家和地區黃金市場價格的主要決定者。
作為倫敦黃金市場行業的管理者,LBMA在世界黃金界中享有崇高的地位和良好的聲譽。倫敦金銀市場協會每年都要在世界不同的城市舉辦全球性的貴金屬年會,這一年會已成為世界黃金領域中最重要的國際性會議之一。此次倫敦金銀市場協會選擇在上海舉辦2004年年會,為中國與世界黃金業的交流與合作創造了條件,必將進一步推動中國黃金市場的改革和開放。
與倫敦黃金市場悠久的歷史相比,中國的黃金市場剛剛起步才兩年。但在不長的時間內,中國黃金市場取得了長足的進步:市場規模明顯擴大,投資比例較快增加,定價機制逐步形成,投資品種不斷豐富,市場參與者數量增加。2003年末,上海黃金交易所共有會員108家,2003年黃金總成交量235.35噸,金額229.62億元,實際交割量148.62噸,而同年我國的黃金生產量為200噸,黃金市場顯示出了良好的前景。
國際黃金市場和與會的黃金界同仁非常關心中國黃金市場的過去和現在,但大家更關心中國黃金市場改革開放的未來。借此機會,我想與大家一起討論、探索未來中國黃金市場的發展方向。在我看來,中國黃金市場應當逐步實現三個轉變:一是實現中國黃金市場從商品交易為主向金融交易為主的轉變;二是實現中國黃金市場由現貨交易為主向期貨交易為主的轉變;三是實現中國黃金市場由國內市場向國際市場的轉變。
第一、實現中國黃金市場從商品交易向金融產品交易的轉變。黃金是一種兼具貨幣、金融商品和一般商品多重屬性的商品。雖然在世界范圍內,黃金作為貨幣的功能逐漸減弱,但各種以黃金為標的的投資活動的活躍與發展表明,黃金仍有很強的金融性質,也是不可缺少的投資工具。在世界各大國際金融中心,黃金市場與貨幣市場、證券市場、外匯市場一起構成了金融市場的主要組成部分。
改革開放以來,黃金作為一般商品,特別是作為消費品已經進入我國城鄉居民的消費領域。中國黃金市場形成后,社會公眾和產金、用金企業的消費需求通過市場得到了滿足。但是,黃金的投資和保值等金融特性的需求尚未得到充分滿足,對作為金融產品的黃金交易還存在著一定的管制,黃金市場的投融資功能未能得到充分發揮。
如何實現中國黃金市場從商品交易向金融產品交易的轉變?就目前的情況看,發展個人黃金投資業務是一個較為現實的選擇。目前中國國內居民儲蓄余額已高達12萬億元,推出個人黃金投資,將百姓手中的貨幣資產轉變成黃金資產,從宏觀上講,可以拓寬儲蓄轉化為投資的渠道,調整貨幣供求;從微觀上講,通過藏金于民,可以提高社會福祉,利國利民。而且,由于黃金具有一般商品和貨幣商品的雙重屬性,是一種保值避險的良好工具,因此發展個人黃金買賣業務具有現實性。
第二、實現中國黃金市場從黃金現貨交易向黃金衍生產品交易的過渡。目前國際黃金市場交易主要分為兩大類型:一是傳統型的黃金現貨交易,在倫敦黃金市場、蘇黎世黃金市場、香港黃金市場上交易較多;二是黃金期貨交易,包括黃金期權、黃金遠期和互換等主要在芝加哥期貨交易所,紐約商品交易所,中美洲商品交易所,東京工業品交易所進行交易。黃金衍生產品市場的發展和完善,可以有效地提高黃金市場規避風險和投融資的功能。
目前上海黃金交易所的主要交易形式是實盤黃金現貨交易,隨著中國黃金市場的成長,我們將逐步推出包括遠期和期貨在內的各種黃金衍生產品業務。今年2月份和8月份,上海黃金交易所已經在現貨交易方式的基礎上分別推出了T+5和延期交收業務,在一定程度上為滿足企業鎖定成本、增加保值功能,規避由于價格變動而引起的生產成本不確定性進行了有益的嘗試。目前試交易的延期交收業務以首付款方式進行交易,可以由買賣雙方協商提前交收,也可以按期交收或延期交收,成交價格為當日撮合價。此項業務的推出,一方面為產金企業和黃金需求企業提供了套期保值的可能;另一方面,也為投資者提供了多元化的投資工具,豐富了市場的交易品種。在此基礎上,人民銀行還將研究在有效防范金融風險的前提下,逐步推出黃金遠期和黃金期貨產品。
第三、實現中國黃金市場由國內市場融入國際市場的轉變。眾所周知,目前中國的黃金市場還是一個較為封閉的市場,一是參與交易的會員僅限于國內的產金、用金企業和商業銀行;二是黃金還不能實現自由的進出口;三是不能同步與國際市場進行24小時的交易。因此,下一步,我們將加大黃金市場開放的力度,研究解決上述問題,加快中國黃金市場與國際黃金市場接軌的步伐,積極為中國黃金市場成為國際黃金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創造條件。
從中央銀行的角度看,黃金市場的發展和完善還有利于完善貨幣政策調控工具和宏觀調控體系。一方面,在現代金融制度下,黃金仍然具有明顯的貨幣屬性。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后,黃金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有所減弱,但目前黃金價格的變動依然是世界各國中央銀行判斷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參考。此外,各國中央銀行仍持有相當數量的黃金作為國家儲備。黃金儲備與外匯儲備以及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份額共同組成了一個國家的國際儲備,共同承擔了抵御風險的職能。中國黃金市場的建立和發展,標志著包括貨幣市場、證券市場、保險市場、外匯市場在內的中國主要金融產品交易市場基本建成,中國金融市場體系更加完整,而一個完整的金融市場體系將為中國的宏觀經濟調控提供更加堅實有效的微觀基礎。因此,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實現上述三個轉變,建立安全、高效的黃金交易系統,充分發揮黃金市場的投資避險功能,促進黃金市場的發展。我們將與國際金融界人士,尤其是黃金界同仁為之共同努力。
(中國金幣網www.chinagoldcoin.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