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金幣資訊>> 康乾龍/
“旗幟交接”紀念章無論從哪個方面看都是一個很不錯的收藏品,不過你要因此以為它會像“會徽”金銀章那樣絢麗奪目的話,恐怕是市場的一廂情愿。/
首先,目前的紀念章“盤子”已今非昔比。以去年發行的“會徽”金銀章為例,1/10盎司金章的發行量為12000枚;1盎司銀章的發行量為20000枚。而“旗幟交接”1/10盎司金章的發行量為20000枚;1盎司銀章的發行量為30000枚,與“會徽”金銀章相比,增幅分別為66.70%和50%。不僅如此,中國印鈔造幣公司(以下簡稱“中鈔公司”)也發行了金銀紀念章,其中,1盎司金章的發行量為2008枚,發行價高達6880元;1/3盎司+1盎司銀章的組合套裝禮盒發行量6000套,發行價格也高達3880元。這還不包括金幣總公司與“中鈔公司”各自發行的5000枚與6000枚大銅章。由此可以看出,“旗幟交接”紀念章的“盤子”不僅發行量大,而且規模也擴大了許多。如果我們再考慮金幣總公司與“中鈔公司”兩家分食“旗幟交接”紀念章這塊“蛋糕”的話,其中蘊藏的不確定因素更是難以計算。/
其次,資金狀況難以應對“旗幟交接”紀念章的發行。盡管“中鈔公司”發行的紀念章更多的是側重于社會層面,它對錢幣市場資金的爭奪不明顯,但不可否認的是,還會有一部分回流到錢幣市場。尤其值得引起注意的是,即使按20000枚金章和30000枚銀章的發行價計算,其需要吸納的資金就接近2200萬,如果再加上5000枚大銅章之150萬元的話,一級市場吸納的資金少說也得2350萬元。這里還沒有考慮二級市場可能出現的炒作因素。/
再次,當前的錢幣市場狀況可謂近年來的最低點。市場的投機和投資氣氛得到很大程度的遏制,這與“會徽”金銀章發行時的氣氛形成了鮮明的對照。需要補充的是:“旗幟交接”紀念章的重要性、影響與分量等,都與“會徽”金銀章完全不一樣,包括中央電視臺在內的媒體,其在宣傳力度方面也不可能達到或者超過后者。因此,最終在社會上產生的影響,顯然不會像“會徽”金銀章發行時那么的熱烈、積極。/
另外,市場理念影響著“旗幟交接”紀念章的運作。就當前狀況而言,看好“旗幟交接”紀念章者比比皆是,尤其是金幣總公司的金銀銅章,這種狀況的出現,必然會在投放節奏、市場運作、價格定位等方面產生很多的牽制。這無疑同《西游記》、《神舟五號》金銀幣發行之后的表現那樣,越是被大家看好,其發行后的表現越是不盡人意。反觀“會徽”金銀章,發行初期很少有人看好,然而市場越是這樣,最終的消化與沉淀就越徹底,現在的價格也才能始終站立在2500元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