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說時間似流水,能把一切都沖淡,無論是歡樂是痛苦,苦的不再苦,甜不的甜,可是,有些事情卻讓人永遠永遠鑲嵌在心底,讓人一生無法忘懷。甜的味,苦的味,一如當初。
自己這大半生,在城市里呆了三十多年,西北的粗獷,東北的豪爽,江南的淡雅,西南的純樸,嶺南的機靈,使我的眼中有了五彩繽紛的世界,隨著現代都市各種時尚的流行,衣食住行,無一不顯示了社會巨大進步,人人都希望成為都市里的弄潮兒。
可是,我還是時常對都市產生了一份厭倦,那日夜不斷的噪音,那白晝蠕動的人流,那夜里永不歇息的霓虹燈,那溫文爾雅下勾心斗角,那餐桌上微笑中斗智斗勇的商戰,讓人感到浮生中的疲憊,于是,懷念起兒時鄉村的純樸與寧靜,那時雖然清苦,卻無須戒備。
不知道是不是我人性的退化和觀念的墮落,但我真的很懷念過去那種樸素而簡單的生活?偢械侥欠N生活與現代都市里高尚、時髦、繁榮、強盛、豪放相比,毫不遜色,至少,那種清苦、寧靜、純樸的日子讓人安穩、輕松與坦然。
不是嗎?
在都市的服裝店里,隨手扔去一千幾百元,從衣架上拿件衣服就往身上套,扎上領帶后對著鏡子照耀一番,然后赴宴會,想的是儀態,為的是包裝,追求的是一種視覺效果,對這身打扮沒有絲毫的感情,沒有絲毫的興奮和愛惜。
而母親在油燈下一針一線縫補的粗衣土布,雖然沒有考究的樣式,沒有美麗的色彩,沒有柔軟的質地,可是,這衣服,溫存著多少慈母的愛撫和疼惜,感覺這親情就時刻陪伴著。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都市里,山珍海味,推杯換盞,相見恨晚,可是,更多的是為了下一步的獲取,不停地猜測著對方的意圖,希望在對方嚴密的文件中談話中捕捉一點點有利于自己的縫隙,以增加自己的利潤。
而當一抹殘陽下裊裊飲煙升起,母親一聲:“孩子,到地里拔幾棵蔥摘一個南瓜回來”,然后,小蔥燜豆腐,南瓜煮清湯,一家人吃得是那么津津有味,因為這菜濃縮了我們的辛勤我們的付出,還有我們的親情我們的謙讓。
青菜豆腐保健康,粗茶淡飯走四方。
還有,小伙伴們一起到山上逮幾只小鳥,釣兩尾小魚,到你家拿點鹽,在他家偷點油,在野外烤著吃,然后用粗布衣袖一抹嘴角,躺在草叢里美美睡上一覺,山坡當床云當被,松濤是音樂,草兒是舞伴。。。。。
誰說我們不浪漫?!
都市里,日日天涯,朝西蜀,夜東吳,晨發夕至,但往往因航班延誤火車晚點汽車拋錨賓館停電而心生煩惱,嚴重一點還揚言訴諸法律,別看商家們掛著“賓至如歸”“溫暖如家”的大幅標語,大件小件的物品有人幫送上門,可是,雙方劍拔弩張不歡而散的場面又何曾少見?
而當鳥旭巢,月上梢之時,騎著破舊的自行車嘎吱嘎吱地馱著谷子載著柴草走在空曠的山路上,那嘎吱嘎吱的聲音分外清脆分外悠揚,當拖著疲憊的步伐走進家門時,一家人問候著疼愛著為你打水遞毛巾端茶盛飯,那一份融洽那一份天倫,是多么值得一生銘記!
都市,如關東大漢,鐵馬金弋,歌“大江東去”;
鄉村,似江南女子,撫琴輕唱,吟“寒蟬凄切”。
都市是一片浩瀚的海,波濤洶涌,鄉村是一個澄明的湖,微泛漣漪。
都市是一座高聳入云的山,玉樹臨風,鄉村是一片青翠的地,綠草飄香。
再平淡的東西,也有美麗的一面。
再遠去的光陰,也有值得人懷念的一刻。
被拋棄的物質,總會有人覺得它珍貴。
收藏,這個曾經給人帶來無比歡樂的字眼,正在遠去。
郵幣卡,這個曾經給人帶來懷舊的物質,又為人們帶來新的輝煌。
收藏與投資,兩種群體,兩種目的,兩種宣言,各有各的風景,各有各的動人之處。
雖然,在收藏品市場里,商品意識已成為時尚,投資賺錢已是衡量人生價值的尺度,可是,收藏的快樂還是值得久久地回味。
網絡時代,鼠標輕輕一點,瞬間便完成了很多交易,可是,還真的懷念過去那種早早便計劃一到周末,搭上很擠很擠的公共汽車,再步行半個小時,在熟人與陌生人之間尋尋覓覓的樂趣。
經濟的發達,人們有了更多更多的錢,用各種銀行卡輕輕一刷,再輸入密碼,把一串數字輸進對方的帳號里,于是,便得到了整包整件整盒的的郵票錢幣,可是,還真懷念過去那種一枚一枚地配套,很渴望有遠方的朋友寄來一枚首日實寄封,再想方設法寄一枚原地封以回贈的禮尚往來。
人們的時間越來越顯得珍貴,如在網上在市場里見面時的問候多是賺了多少,被套住沒有?大談特談某某和公司關系如何如何,賺了多少多少,以此來證明誰的智商高誰是成功人士,那種對藏品內涵的考究已無暇顧及,但我還是很懷念過去那種工作之余的小聚中,為了一個數據而翻書找報據理力爭.一起談論藏品內涵,交流展出排版,侃侃配套的經歷。
雖然現在可以買到幾折的郵票,表面上我們能用較少的錢得到了較多的面值,我們很 實惠,但我還是懷念過去那種到市場比稍高于面值才能得到而每年小有升值的樂趣。
雖然現在公司的包裝越來越高檔,越來越豪華,但這種高附加值已讓我們不堪重負,而且別人已為我們按年份按專題配齊插好還加上冊子,但我還是很懷念過去那種在郵票窗口在市場里一枚枚一套套買到后再小心翼翼地裝進護郵袋的喜悅。
雖然現在出現頻率很高的高拋低吸短線操作快進快出很吸引眼球,以此佐證參與者眼光銳利洞察風云游刃有余,但我還是很懷念過去那種購票是了為了陶冶性情為了精神享受而使生活更加充實,每每有藏友購進一套珍貴的藏品,大家前來欣賞,既羨且妒,有時瓜分朋友出差帶回來的票,大家爭著要帶版銘要帶邊的,曾用過糧票飯票或其它物件充當現金換取藏品,且多是按進價稍加點錢就讓給藏友們配套,雖然有點不登大雅大堂,但那一份真誠那一份單純凝聚了一份友誼的快樂,不管升值多少,左思右想,均舍不得賣出,對自己手里藏品那一份深情,那一份珍惜,豈能用一句癡迷形容?
集郵書刊,護郵袋,集郵冊,放大鏡,量齒尺,調價表,如今在那里?
收藏協會,學術研究,收藏展覽,藏友聯誼,現在在何方?
那泛黃的郵冊,打開又鎖好,那一瓶瓶的干燥劑,潮了又烘干。
不知道我是不是太迂腐,不知道我是不是太頑固,雖然賺錢已成為時代的洪流,因此收藏樂趣已有點孤芳自賞,有著些許的寂寞與凄清,雖然投資賺錢也是我的欲望,但我甘愿珍藏那遠逝的快樂光陰,我甘愿固守那充滿樂趣的收藏情結。
有誰留下陪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