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7月31日起,在全國范圍發行的第五套人民幣一元紙幣,由于第一批投放量不大,重慶只有部分銀行網點上了新幣,上周市民較少接觸到新幣。本周起,新版一元毛澤東頭像紙幣開始同市民見面,它屬于第五套人民幣,引起了很多紙幣收藏者的極大興趣。
自1949年以來,中國人民銀行共發行了五套9種版別的一元面值紙幣,前三套一元面值紙幣已不在市場上流通。隨著時間的流逝,以前的一元紙幣已逐漸顯露出收藏價值。昨天,記者前往中興路重慶郵幣卡市場“探營”,看看一元紙幣的收藏價值到底有多大。
一套幣稀世之珍第一套人民幣是舊人民幣,流通時間很短,而且版別面值繁多,達62種,其中一元券為最小的貨幣單位,有2種版別,第一版是“工人和農民”,發行于1949年1月10日,第二版是“工廠”,發行時間于1949年8月,停用時間均為1955年5月10日。
由于產生于解放戰爭時期,再加上幣值小,發行量少,存世量更少,目前,全品相“工人和農民”和“工廠”,市價分別為120元和100元,由于它僅合人民幣0.01分,可以說分別增值了120萬倍和100萬倍。
二套幣紅黑雙煞第二套人民幣是新人民幣,共11種面值16種版別,都已經退出流通,上了年紀的人都有印象,1955年按照舊人民幣10000元兌換新人民幣1元,它替代了舊人民幣。其中一元券也有兩種版別,第一版是紅色天安門,1955年3月1日發行,至1969年10月開始銀行只收不付,目前全品相市價90元。
第二版黑色天安門,發行于1961年3月25日,至1973年8月開始銀行只收不付,目前,全品相市價70元。
中興路市場幣商老丁認為,這兩種是目前一元券中最看好的品種,存世量不大,較第一套人民幣更受藏家追捧。
三套幣尤重品相第三套人民幣從圖案到設計,帶有文革時代的烙印,一元券只有一種版別,即女拖拉機手生產圖,1969年10月20日發行。
但是細微差別很大,從價格上可細分為三類:普通的五星水印,編號二個羅馬數字(二軌)全品相市價2元,編號二個羅馬數字(三軌)3元,而一種不常見的古幣水印的,市價可達20元,“第三套人民幣品相尤其重要。”昨天,幣商老韓表示,由于退出流通只有幾年,社會存世量很大,如果品相稍差,一元券則可能一角錢也沒人要。
四套幣仍在流通第四套人民幣一元券“侗族、瑤族人物頭像”分為1980年版、1990年版、1996年版,由于目前仍在流通,市場上還沒有價格。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發行的外匯兌換券,已退出流通,作為“另類”人民幣,有一定收藏價值,其一元券主圖與新版一元毛澤東頭像紙幣背面圖案一樣,均為杭州西湖三潭映月,目前市價5元。
重慶商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