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看,中國制造的吉祥物在這里是多么受歡迎!”雅典奧運會主新聞中心內賣奧運會紀念品的小伙子對記者說。
本屆奧運會的吉祥物是兩個名為雅典娜和費沃斯的娃娃,小腦袋,大腳丫,分別穿著橙紅色和天藍色的衣服,憨態可掬。翻看吉祥物玩具上縫制的商標,發現上面赫然寫著“MADE IN CHINA”(中國制造)。看來,“小娃娃”不僅穿越了歷史隧道,攜手聯結了東西半球,還悄聲講述了全球化時代的經濟學。
開發富有想象力
問問夸贊中國造吉祥物的小伙子康辛坦納斯哪種紀念品最受歡迎,他有點為難地說,各種奧運會紀念品賣得都很好,有些顧客一來就買走好幾樣,“不過大多數人都會買吉祥物。”
這個問題的確讓店員為難,面對琳瑯滿目的紀念品,初來乍到者很難控制住自己的腰包只買一樣商品。雅典奧運會組委會早在2001年4月就劃定了奧運會紀念品的品種范圍,將其分為7大類,其中包括小商品、衣物、紀念品、日用品、節慶用品、辦公用品和玩具。7大類品種下又劃分出34小類,像吉祥物、紀念章、T恤衫、鑰匙扣是再普通不過的“大眾商品”;比基尼泳衣、足球、野外旅游用具則屬于“娛樂商品”;而印有奧運會會徽標志、亞麻質地的床具、珠寶首飾、皮革錢包則是其中的“奢侈品”。總之,組織者幾乎把所有能想到以及平時想不到的東西都開發成了紀念品。
雅典組委會曾經說,印有“雅典2004”以及會徽標志的紀念品的意義絕對超過了紀念品本身的含義,它們承載了“奧林匹克回故鄉”的特殊意義。為了讓這些紀念品配得上這一歷史角色,組委會規定所有紀念品必須設計精良、質量上乘。記者注意到,紀念品中還包括以雅典奧運會4個核心價值“遺產、參與、慶典和人類本身”命名的香水,足見紀念品設計者的苦心。
水漲船高定價格
既然冠以奧運會的名號,再普通的東西也能賣個好價錢。奧運會紀念品的價格絕對要比同質商品高出很多。一件普通的T恤在希臘一般只要10歐元,可一旦印上了雅典奧運會會徽,價格立刻漲到22·9歐元。平日賣幾歐分的圓珠筆,一旦上面有了吉祥物的形象,身價也升到1·5歐元。而印有會徽標志、做工精良的項鏈,通常也都在100歐元以上。
奧運會精良品的價格水漲船高似乎已成慣例。據一位采訪過幾屆奧運會的老記者講,這次雅典奧運會紀念品的價格與悉尼奧運會的相差無幾。這位老記并非購物狂,但他每每參加奧運會在紀念品上總要花費150美元左右,這次也不例外。
組委會估計,此次奧運會紀念品的零售額將達到7·28億歐元,純收入將突破7000萬歐元大關,紀念品所得利潤將用于資助奧運會以及希臘奧運會代表團。
“物美價高”,必有盜版之虞。雅典拿出了一套舉措,紀念品無論大小都受保護——它們身上都有一套十分高級的全息圖,用以鑒別真偽。組委會設計了9種標志來標識真品,并規定這9種標志以及雅典文、外文的“奧運會”、“2004年奧運會”等詞的使用權都屬于“雅典2004”組委會。根據民法和刑法的規定,它們受到嚴格保護。組委會還在官方網站公布了非法使用奧運標志的照片圖例,用以幫助公眾辨別其假。
商店位置學問多
奧運會紀念品特許經營商店有大有小,在雅典市內大約有上百個。最大的一家店今年4月正式開張,位于雅典市內的繁華商業區,面積達到700平方米,基本涵蓋了所有種類的奧運會紀念品。無論是本地人還是國外游客,在逛街的同時就可以一氣購全奧運會紀念品。
雅典人聰明地把第一家特許經營的紀念品商店安排在雅典國際機場,讓所有馬上要離開雅典返家的人臨走前進行一次補充性購買。
除了大街小巷的各種紀念品商店,這些商店還進駐了高檔飯店。“都市飯店”內的奧運會紀念品商店雖不大,但是賣的東西卻極有針對性,以銀制首飾、袖扣等高檔紀念品為主。
奧運會主新聞中心里紀念品商店就在記者每天穿梭的大堂里,女店員博泰姆說,有些記者就算第一次沒有時間逛也會匆匆掃兩眼,過幾天準保過來進行一次采購。凱莉還告訴記者,現在奧運會還沒開幕,但是紀念品已經賣火了。
“誰來制造”蘊義深
在經濟全球化的時代,“奧運會紀念品”的加工廠常常遍布世界各地,雅典當然未能例外。吉祥物、棒球帽是中國制造,各色絲巾來自意大利……工藝水平、價格成本和運輸費用都是組織者腦子里的考慮因素。
但是,奧運會市場營銷卻并非普通的商業活動那么簡單,公共關系、廣告效應、國內因素也是全球化時代的重要因素。低投入、高產出固然好,高投入、高產出也是奧運經濟學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仔細看看紀念品,發現香水不是法國的,皮夾不是意大利的,T恤也不是中國的……各色“奧運會紀念品”中的多數有一個共同特色——希臘制造。
奧運會是全球最大的公關舞臺之一。“希臘制造”的深刻涵義在于:一,我能造,造得好,文明古國盡顯現代社會的發展成就;二,你看到,你購買,你帶到全球各個角落,送給從國王到清潔工的各個階層,這是靠電視黃金時段都買不來的廣告效應;三,成噸的“奧運會紀念品”意味著成千上萬的就業機會,意味著經濟發展指標中又一奪目的“綠色”,還帶來順利辦奧運、增強社會穩定的巨大社會效益,這更是金錢買不到的。(記者 劉陽 齊紫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