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文):人民幣一元新鈔的幕后故事 |
發布日期:2004-8-11 9:31: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新版一元紙幣7月30日面世后,引起了許多市民以及錢幣收藏愛好者的強烈關注。央行究竟出于什么目的“突然”發行一元紙幣呢?一元紙幣到底是怎么造出來的?背后有什么鮮為人知的故事嗎?近日,本報記者相繼走訪了央行和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等方面的有關負責人和有關設計制作人員。
發行計劃“懷胎”已久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下屬的中國鈔券設計制作公司的有關負責人移,關于發行一元紙幣的計劃早就有了。1999年經國務院批準的第五套人民幣發行方案中就包含有關于一元紙幣的發行計劃。這在當年央行發布的公告中可以查到。而絕不是像現在有些人誤傳的那樣,是因為一元硬幣容易仿造,出于防偽目的而臨時發行了一元紙幣。為什么一元紙幣遲遲未出來,是因為當年第四套人民幣中一元紙幣的印刷量太大,退出流通領域需要有個較長過程,現在差不多已經退完了。此外,由于我國近年來經濟持續增長,第五套人民幣發行以后,1元硬幣的生產過程較長,目前全國部分地區已經出現1元人民幣告急的情況,所以才在這個時候“突然”發行了1元紙幣。
設計制作都是“自己人”
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的負責人自豪地說,新版人民幣,包括1元紙幣的設計由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自己培養的鈔票設計專家獨立完成。不僅是設計制版,連印制也是我們公司自己完成的。
據介紹,第二、三、四套人民幣的彩稿設計,是聘請中央美術學院和中央工藝美術學院的專家羅工柳、侯一民、周令釗等為主完成的。第五套人民幣的彩稿設計工作則全部是由印鈔造幣企業的專業設計人員承擔完成的。
從1995年開始,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指示,開始著手設計、研制新一代中國貨幣。新一代貨幣采用統一設計研制、分步印制、分次發行的方式。截至2002年底,完成發行紀念鈔和第五套人民幣100元、20元、50元、10元、5元券以及1元、1角、5角硬幣等品種。因此,新一代中國貨幣成為名符其實的跨世紀貨幣。跨世紀的中國貨幣,除在部分券別上采用了個別引進的先進防偽技術外,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獨立完成設計、雕刻、制版、紙張、印刷油墨、防偽與在線檢測、機讀及配套機具等全套技術。
背面主圖案選中“西湖”
中國鈔券設計制作公司的有關負責人說,第五套人民幣紙幣的正面主景圖案采用毛澤東頭像,并以中國傳統紋樣(古代陶器、漆器、青銅器、少數民族紋樣等)和花卉裝飾圖案相襯托,背面主圖案是祖國的山川美景和雄偉建筑,如100元的是人民大會堂、50元的是布達拉宮、20元的是桂林山水、10元的長江三峽、5元的是泰山風光等,象征祖國和中華民族欣欣向榮,蓬勃發展。
他說,中國主要的名山名水在其他幾個品種中都已經有了,而西湖一直沒用過,所以這次在設計1元紙幣時,我們選中了“西湖”。
參與設計的中國印鈔造幣總公司總工程師對于這項設計則是頗為滿意。她透露,選中“西湖”,主要是考慮到杭州西湖知名度高,風景好。當時他們曾派人到西湖拍了很多照片,經過藝術處理后,最后確定了現在大家見到的這個畫面,有可能大家在現實中根本無法從這個角度把西湖風光一收眼底,但只月把三潭印月、斷橋和保塔集合在一起,才能把西湖最具特色的景點展現出來。 |
[align=right][color=#000066][此貼子已經被作者于2004-8-11 9:31:51編輯過][/color][/align]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