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念幣長線投資好 |
發布日期:2004-8-23 17:13: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錢幣市場流傳著這樣一句話:炒家不如捂家。所謂“捂”,其實就是長線投資,它特別適合上班族。近段時間來,不少流通紀念幣的價格在創出近兩年的新低后,出現了止跌企穩現象,現在可說是長線買家進場挑選便宜貨的最佳投資時機。
長線投資紀念幣應遵循以下5個原則。
特種動物幣優于流通紀念幣自1993年6月發行的《熊貓》起至1999年8月發行的《中華鱘》止,共發行了10套特種動物幣,面值均為5元,材質為紫銅合金,發行量各為600萬枚。在我國已發行的40多套流通紀念幣中,特種動物幣已成為一個獨立的板塊脫穎而出,從長遠看,特種動物幣由于具有數量少、品種好、市場價格低等特點而備受錢幣收藏者的關注,其升值潛力遠遠高于一般流通紀念幣。
系列題材龍頭幣優于后發幣每個系列題材幣都有一個龍頭品種,如自治區系列中的《西藏》幣、偉人系列中的《宋慶齡》幣、珍稀動物系列中有《熊貓》幣等。龍頭幣屬強勢品種,看好者多,一遇大行情,常充當領頭羊角色而走強于大市,在幣市疲軟時,其抗跌性也強。
低價紀念幣優于高價幣在40多套流通紀念幣中,價格最高的《建行》幣已達700余元,而價格最低的《劉少奇》幣不到7元。低價幣由于市值低,一遇大資金介入炒作,其價格很容易翻一番,但如果想讓高價幣價格翻番,其難度要大得多。
單枚成套幣優于多枚成套幣多枚成套幣由于品種數量多,人們不便攜帶,市場炒家一般不太喜歡,其成交量和市場價格明顯低于單枚成套幣。
成卷幣優于零星幣在錢幣交易中,零星幾枚幣由于市值太低,不為幣商所重視,而成卷幣的出手明顯優于零星幣,幣商們尤其歡迎,且成卷幣的品相一般也比零星幣要好。
此外,錢幣收藏者在長線投資時,還應該特別注意:當兩種流通紀念幣的市場價格差不多時,應盡可能選擇題材好、發行數量少、市場屬性佳、常有炒家做莊的品種進行投資,因為一旦有行情來臨,這樣的流通紀念幣常常能跑贏大市,為長線投資者帶來可觀的收益。
(《解放日報》彭浦)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