慧眼識銀幣 |
發(fā)布日期:2004-7-22 9:20:00 作者:本站記者 新聞來源: 新聞點擊: |
銀幣造假大多集中在近代銀幣上,近代銀幣偽品主要有鉛板銀幣、夾餡銀幣、拼鑲銀幣、挖補銀幣、鍍銀銀幣、銀制銀幣和改刻銀幣等。
一般來說,對于前幾種偽銀幣,人們只需采用聽聲音、比外形、稱重量等方法就比較容易識別。改刻銀幣一般都是傳世較少的珍品或高檔銀幣,由于是用真幣作偽,故一般的集幣愛好者根本無法用肉眼來鑒別,無論是聽聲音、比外形,還是稱重量都無法準確鑒別,甚至連銀幣表面的包漿(舊氣)也都是原制,惟一的鑒別方法是用高倍放大鏡仔細查看幣面上每個字體和圖紋痕跡,若發(fā)現(xiàn)有刻刀痕跡,那必定是改刻幣了,其作偽方法是先將普通銀幣原有的字體用刀刻或挖掉,然后再用特制銀字粘貼上去,冒充珍稀銀幣騙人。例:普通民國三年袁世凱像銀元(袁大頭)市價僅為60余元一枚,若在袁像兩側(cè)添上“甘肅”兩字,那該幣身價就達2000余元了。若是在袁像背后添上一排“L·GIORGL”外文小字,則成了價值上萬元的珍稀銀幣“袁大頭簽字版”了。又例:普通湖北省造光緒元寶龍洋市價僅為150余元一枚,造假者先將該幣背面的長花星刮去,然后再鑲嵌上用小銀片制成的“本省”兩字,該幣搖身一變,竟成了銀元珍品、價值高達5萬多元的湖北省造光緒元寶“本省”龍洋了,由于這枚改刻幣的正面與真幣完全相同,且該幣的存世量極稀少,一般的集幣愛好者根本沒有見過真品,故具有更大的欺騙性。其它如將普通的江南省造甲辰光緒元寶龍洋的“甲辰”兩字刮去,粘上“乙巳”、“壬寅”、“癸卯”或“戊戌”等字樣蒙人就更不足為奇了
改刻銀幣的欺騙性很強,不用說普通集幣愛好者難以識別,就連一些資深錢幣收藏家也常常“走眼”,因此,人們在收藏珍稀銀幣時務(wù)必要多張個心眼。
(《中國黃金報》吳偉忠) |
|
|
|
|
|